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5:42

  本文关键词: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以“恢复和发展手工业”为主题和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改造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以史为鉴,改造时期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认真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探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对转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回顾,有利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基本经验,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史论结合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文章从对手工业、手工业者的概念界定、成分介绍为前提和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着手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深刻阐明了改造时期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通过改造前手工业者的思想状况、工业化要求对手工业者进行思想改造、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要求对手工业者思想改造、苏联手工业改造对手工业思想改造的影响及党对手工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背景分析,得出手工业思想改造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结论,为下文论述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这一部分从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展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关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关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关于弘扬民族传统工艺进行国家观教育、关于支援建设,进行“四为”教育;以道德与法制建设为基础,进行勤俭、民主办社,法制规范合作社教育。通过三个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坚定了手工业者政治信念,端正了思想观念,建立了道德法制观念,优化了心理品质及形成规范的行为,完成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及形势任务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任务。 第三部分: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该部分从说服教育、反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显性教育方式和舆论引导、激励教育等隐形教育方式结合,概括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多样性,是实现教育成果转化的关键。 第四部分: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该部分通过与农民、工人、学生、资本家等教育对象相比较,归纳总结了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主要特点,即主题鲜明性、示范典型性、舆论针对性和形式多样性。 第五部分: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该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社员社会主义觉悟,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了社员的力量,树立了社员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促进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巨大发展。 第六部分:手工业者改造经验对新时期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笔者在总结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核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突破点,因“实”制宜、因势利导为成效的前提和基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为步骤的四点经验之后,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急于求成,没有切合实际,思想改造生搬硬套,损害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的不足点,阐述了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思想教育与情感疏导并举,必须坚持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必须坚持全面协调与统筹兼顾的原则,必须坚持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党对手工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伟大的,值得回味与总结的。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党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后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本文虽在后面重点探讨了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掌握的资料有限,外加能力局限、学识浅薄,成文之时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多方指正。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手工业 手工业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改造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2;D6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4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五) 拟创新之处12-14
  • 一、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14-20
  • (一) 手工业者的状况分析14-17
  • 1. 社会主义改造前我国手工业的基本状况14
  • 2. 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对手工业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4-16
  • 3. 社会主义农业、工商业改造要求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16-17
  • (二) 手工业者的思想状况分析17-18
  • (三) 影响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外来因素18-20
  • 二、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20-28
  • (一) 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20-21
  • (二)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21-23
  • 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21-22
  • 2.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22-23
  • (三)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23-25
  • 1. 手工业要弘扬民族传统工艺的教育24
  • 2. 手工业要为支援祖国建设的教育24-25
  • (四) 以道德与法制建设为基础25-28
  • 1. 勤俭、民主办社26
  • 2. 法制规范合作社26-28
  • 三、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28-34
  • (一) 注重说服教育、反复教育28-29
  • (二) 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29-30
  • (三) 运用有系统、有层次地隐形教育30-32
  • (四) 坚持物资刺激与精神激励教育相结合32-34
  • 四、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34-39
  • (一) 教育的主题鲜明性34-35
  • (二) 典型示范教育的广泛性35-36
  • (三) 舆论引导内容的合理性36-37
  • (四) 教育方式、教育途径的多样性37-39
  • 五、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39-43
  • (一) 提高了手工业者社会主义觉悟,巩固了群众基础39-40
  • (二) 调动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社会就业40
  • (三) 凝聚了手工业者的力量,保证了生产发展40-41
  • (四) 树立了手工业者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维护了国家稳定41-43
  • 六、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偏差及当代启示43-54
  • (一) 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43-47
  •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核心43-44
  • 2. 把注重事实与改进工作相结合为突破点44-45
  • 3. 因“实”制宜、因势利导为成效的前提和基础45-46
  • 4.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为步骤46-47
  • (二) 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偏差47-50
  • 1. 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产生了偏激行为48
  • 2. 脱离群众,工作过粗48-49
  • 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搬硬套,损害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49-50
  • (三) 启示50-54
  • 1. 坚持思想教育与情感疏导并举50-51
  • 2. 坚持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联系51-52
  • 3. 坚持全面协调与统筹兼顾的原则52
  • 4. 坚持党员干部队伍建设52-54
  • 结束语54-55
  • 注释55-57
  • 参考文献57-61
  • 发表论文61-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新;试论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J];北京党史;2003年05期

2 易新涛;试论湖北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6期

3 季龙;重温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促进集体工业持续健康发展[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06期

4 成文,中煌;彬州市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探析[J];湖南党史月刊;1991年03期

5 戎文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纪念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40周年[J];经济科学;1997年01期

6 马慧芳;雷甲平;;近五年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2006年06期

7 杨小燕;程子华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黄喜生;;朱德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及其意义[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9 曹前发;;学习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J];求是;2013年12期

10 张如秀;;建国初期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2期


  本文关键词: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02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