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8:01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要摆脱“四个风险”,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个考验,就必须坚定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路线制度制度建设的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制度文化思想。这些理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提供了指导。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制度,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首先,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世情、国情的变化;其次,党践行群众路线制度建设的对象的变化,包括人民群众主体的多元化、改利益多样化和诉求方式的多样化;最后,党践行群众路线制度建设主体的变化,包括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党员群众立场的变化以及素质能力的不适应。因此,只有使群众路线常态化、规范化,加强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制度的建设,才能真正做到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进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如,制定了群众路线赖以遵循的相关制度、制定了详细细则、注重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教训,如制度体系不完善、制度意识不强、制度不规范。由此,我们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如何完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初步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应该完善从群众中来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其次应该完善到群众中去的民主决策制度,最后应该完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监督制度。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践行群众路线 制度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导论7-14
- 1.1 研究意义7
- 1.1.1 理论意义7
- 1.1.2 现实意义7
- 1.2 研究现状7-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7-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4
- 1.3.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2
- 1.3.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3
- 1.3.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13-14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14-21
-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建设思想14-17
-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建设思想14-16
- 1.2 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维护人民利益的制度建设思想16-17
- 2.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思想17-19
- 2.1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思想17-18
- 2.2 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思想18-19
- 3.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制度建设思想19-21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现实前提21-27
-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外部环境变化21-22
- 1.1 世情的变化21-22
- 1.2 国情的变化22
- 2.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象变化22-24
- 2.1 群众主体多元化23
- 2.2 群众利益多样化23-24
- 2.3 群众诉求方式的多样化24
- 3.新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主体变化24-27
- 3.1 党员队伍结构发生变化24-25
- 3.2 部分党员及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25
- 3.3 部分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25-27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历史进程27-35
- 1. 1978-1989:党加强践行群众路线制度建设的恢复期27-30
- 1.1 群众监督制约制度27-28
- 1.2 教育群众制度28-29
- 1.3 群众来信来访制度29-30
- 2. 1990-2001:党加强践行群众路线制度的深化期30-31
- 2.1 政治纪律和生活纪律的制度30
- 2.2 党联系联系群众的制度30-31
- 2.3 民主决策制度31
- 3. 2002-2012 年:党加强践行群众路线制度的发展期31-33
- 3.1 社会团体联系群众的制度32
- 3.2 维护群众利益制度32-33
- 4. 2012 年-现在:党加强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创新期33-35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35-40
-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经验35-37
- 1.1 制定了群众路线赖以遵循的相关制度35-36
- 1.2 明确群众路线制度运行的细则36-37
- 1.3 抓好群众路线教育,提高党员觉悟37
- 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教训37-40
- 2.1 制度意识淡薄38
- 2.2 制度不规范38-39
- 2.3 制度没有形成体系39-40
- 第六章 完善新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的探索40-46
- 1.完善从群众中来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40-42
- 1.1 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40-41
- 1.2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1
- 1.3 创新群众利益表达机制41-42
- 2.完善到群众中去的决策制度42-44
- 2.1 完善决策前的听证制度42-43
- 2.2 完善决策前的专家咨询制度43
- 2.3 完善决策前的社会公示制度43-44
- 3.完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监督制度44-46
- 3.1 健全和完善信访制度44
- 3.2 完善舆论监督制度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后记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完善制度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J];中国监察;2002年06期
2 王朝华;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J];中国监察;2002年16期
3 严向远;制度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4 陆德生;加强人大制度建设和创新[J];人大研究;2004年07期
5 何萍;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J];实事求是;2004年04期
6 朱兆龙;贪官的“制度建设秀”[J];廉政w,
本文编号:593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9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