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3:06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反腐 正负效应 制度反腐 规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反腐作为反腐败的新形式,以其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反腐领域中凸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并成为了一柄不可忽视的反腐利器。网络反腐不仅对腐败现象起到有力的震慑作用,同时激发了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弥补了制度反腐的空缺,促进了政府作为,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反腐本身存在一定得缺陷,造成了误伤无辜、侵犯个人隐私、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社会生活等不良后果,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通过论证网络反腐本身的特征、产生的正负效应,以及结合当前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增大、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形势,从多方面提出完善网络反腐的可行性措施,进一步完善网络反腐秩序,使之成为一种规范的、更有效的反腐形式。
【关键词】:网络反腐 正负效应 制度反腐 规范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2.6;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1-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1.3.1 个案研究法15
  • 1.3.2 文献研究法15-16
  • 1.4 研究理论依据16-18
  • 1.4.1 议程设置理论16
  • 1.4.2 舆论领袖理论16
  • 1.4.3 “把关人”理论16-18
  • 第2章 网络反腐发展的现状及原因18-22
  • 2.1 网络反腐产生的爆炸式效果18
  • 2.2 网络反腐盛行的原因18-22
  • 2.2.1 网络自身优势19
  • 2.2.2 反腐意识觉醒与“仇官”、“仇富”心理作祟19-20
  • 2.2.3 制度反腐缺位造成的舆论倒逼20-22
  • 第3章 网络反腐产生的正负效应22-29
  • 3.1 网络反腐的正效应22-24
  • 3.1.1 海量的信息提供功能22-23
  • 3.1.2 强大的舆论震慑功能23
  • 3.1.3 弥补制度反腐空缺,促进制度反腐作为23-24
  • 3.2 网络反腐的负效应24-29
  • 3.2.1 信息真假难辨造成误伤无辜24-25
  • 3.2.2 “人肉搜索”造成的隐私侵犯25-26
  • 3.2.3 信息的低俗化、娱乐化模糊了反腐的焦点26-27
  • 3.2.4 信息过分曝光,妨碍司法调查27
  • 3.2.5 形成网络暴力,危害互联网及社会稳定27-29
  • 第4章 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发展的新趋势29-35
  • 4.1 网络反腐模式分析29
  • 4.2 网络反腐只是一种“软监督”29-31
  • 4.2.1 网络反腐的“盲点”30
  • 4.2.2 网络反腐的成功具有偶然性30-31
  • 4.3 制度反腐才是反腐的利剑31
  • 4.4 十八来以来的反腐新形势31-35
  • 4.4.1 网络反腐从民间到官方32-33
  • 4.4.2 政府从幕后到台前33-34
  • 4.4.3 网络反腐从无序到有序34-35
  • 第5章 规范网络反腐35-44
  • 5.1 加强网媒自身建设,做好舆论“把关人35-38
  • 5.1.1 培养意见领袖,加强舆论引导36
  • 5.1.2 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争夺舆情制高点36-37
  • 5.1.3 对现行新闻监督制度松绑,增加专业媒体监督权37-38
  • 5.2 完善法律建设,使对网络的治理有法可依38-39
  • 5.3 提高网民素质,构建文明网络环境39
  • 5.4 加强政府作为,,构成制度与网络反腐合力39-44
  • 5.4.1 政府及时公开信息40
  • 5.4.2 完善网络反腐信息反馈机制40-41
  • 5.4.3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控力度41-42
  • 5.4.4 加强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对接,构建中国特色反腐格局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景;;网络反腐:新媒体时代的反腐新闻范式——基于新闻传播学的解构[J];东南传播;2011年04期

2 李元;;我国网络反腐中公民参与的完善[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孔杰;;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9期

4 刘伟;;构建我国网络反腐法律机制的原则、方向与基本内容[J];理论与改革;2011年04期

5 牛先锋;;网络反腐的功能及其完善对策[J];理论视野;2009年05期

6 卓莉;;自媒体时代下微博反腐的机制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3年04期

7 李佳;;浅析微博反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8 陈俊蓉;;从微博热点事件看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J];新闻世界;2013年07期

9 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俊秀;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反腐新浪潮[J];浙江人大;2009年Z1期



本文编号:634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34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