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情况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重视农业的国家,而农业也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因此发展好农村经济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村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最终推动者、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事业目标的实现进度,因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学者针对某一地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其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相应地提出一系列激励保障机制来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待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区域性较强,经验无法在全国普及。本文尝试对安县沿山7个乡镇98个村9个社区的村干部的素质进行探讨性研究,为安县在建构提升村干部素质体系框架方面提供借鉴和指导。首先,针对本文调查的对象确定调查范畴,提出安县村干部素质低于群众期待、平均教育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自身认识不高以及带领村民致富能力未起到应有作用等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分类汇总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资料整理统计,形成相应的图表,从总体上了解安县村干部素质现状和表现。其次,深入剖析环境、政策、个体和制度四大因素对安县村干部素质的影响,找出导致素质偏低的具体方面。第一,安县村干部受传统农耕文化和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不知求新求变,制约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第二,相关法规政策缺失,使村干部基本生活不能得到保障,造成怠工情绪和消极影响,严重制约干部素质的提升。第三,个人受负面思想影响,同时面临自身身份问题难以解决及多重角色冲突的现状,使得素质越来越低。第四,由于选拔、培训、考核等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安县村干部素养的提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安县本地实际,借鉴其他学者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安县村干部素质提升的途径。一是提升内在动力,强化村干部自身修养;二是健全外在机制,提高村干部素质。
【关键词】:沿山乡镇村干部 素质提升 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理论意义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1.3 概念界定14
- 1.3.1 村干部14
- 1.3.2 村干部素质14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5 研究方法17-19
- 1.5.1 文献分析法17
- 1.5.2 访谈法17-18
- 1.5.3 调查问卷法18
- 1.5.4 数据统计分析18-19
- 第二章 调查的设计和方案19-28
- 2.1 调查目的19
- 2.2 调查样本19-20
- 2.3 调查方案20-21
- 2.4 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要素的提炼21-26
- 2.4.1 获取村干部胜任素质的信息21
- 2.4.2 确定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的岗位胜任素质21-22
- 2.4.3 提炼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的信息22
- 2.4.4 分析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的要素22-26
- 2.5 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要素确定26-28
- 第三章 调查的过程和结果28-39
- 3.1 数据的收集28-29
- 3.1.1 问卷的编制28
-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8-29
- 3.2 统计分析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问卷结果29-36
- 3.2.1 信度分析29
- 3.2.2 效度分析29-30
- 3.2.3 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30-36
- 3.3 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模型的验证与确定36-39
- 3.3.1 验证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模型36-38
- 3.3.2 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权重的确定38
- 3.3.3 四川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胜任素质模型的确定38-39
- 第四章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论证39-49
- 4.1 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现状及表现39-42
- 4.1.1.胜任素质一:专业综合能力39-40
- 4.1.2 胜任素质二:内驱力40
- 4.1.3 胜任素质三:为民服务导向40-41
- 4.1.4 胜任素质四:团结协作41
- 4.1.5 胜任素质五:个性品质41-42
- 4.2 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的影响因素分析42-49
- 4.2.1 影响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的环境因素分析42-44
- 4.2.2 影响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的政策因素分析44
- 4.2.3 影响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的个体因素分析44-47
- 4.2.4 影响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的制度因素分析47-49
- 第五章 安县沿山乡镇村干部素质的提升途径49-57
- 5.1 提升村干部自身修养49-51
- 5.1.1 转变思想观念,起到致富 领头羊‖作用49
- 5.1.2 加大学习力度,,增强自身道德修养49-50
- 5.1.3 确立服务意识,真正做到 三个为民‖50
- 5.1.4 强化教育监督,提高廉洁从政意识50-51
- 5.1.5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51
- 5.2 加强政府外在机制建设51-57
- 5.2.1 严格推荐选拔,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51-52
- 5.2.2 强化监督约束,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52-53
- 5.2.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53-55
- 5.2.4 完善考核奖惩,防止村干部为政不勤55
- 5.2.5 健全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55-5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7-59
- 6.1 研究结论57
- 6.2 未来研究建议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63-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日、美三国对儿童应具最宝贵品质的问卷调查[J];中国民政;2014年06期
2 ;集思于众 广益于民──写在热心读者问卷调查结束之际[J];中国监察;2000年11期
3 ;《中国法律》读者问卷调查表[J];中国法律;2005年06期
4 王之虹;金晟;叶念先;陈子明;;青年调查问卷的设计构思[J];青年研究;1984年09期
5 ;关于做家务的问卷调查[J];同学少年;2007年Z1期
6 ;《江淮法治》月刊读者问卷调查[J];江淮法治;2003年12期
7 ;《党政干部论坛》月刊读者作者问卷调查[J];党政干部论坛;1994年03期
8 ;读者问卷调查获奖名单[J];民主与法制;2004年22期
9 ;问卷调查来信选登[J];中国监察;2000年10期
10 景春风;;医院团员青年思想调研分析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丽;;全国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概况[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王君;;《多维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会员通讯》问卷调查表[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4 ;河南省护理学会保障护士合法权益情况调查问卷及结果[A];2013年新医改形势下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品管圈)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5 徐德亮;;天津市无偿献血者现况调查[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6 张玉柱;金盛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卢锋;吴德葵;;创新文化建设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报告[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8 程齐俭;陈培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治疗现状初探[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美国设限对我出口企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A];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瑛丽;;关于中年人书刊阅读与购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报告[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问卷调查[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2 王晓忠 吴森 特约记者 胡雪峰;问卷调查缘何走过场?[N];战士报;2010年
3 黄梅二中 赵爱君;问卷:促进教师反思提高的好途径[N];黄冈日报;2005年
4 范雷;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记者 张海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整改落实 全力以赴做好问卷入户调查工作[N];长治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培现;民主评议万人问卷调查受欢迎[N];大同日报;2009年
7 飞厦中学 郑永禄;从《调查问卷》角度谈课堂的有效教学[N];汕头日报;2010年
8 谭春辉;问卷调查不能代替交心谈心[N];人民武警报;2010年
9 记者 孟静 通讯员 杜新会;全省“三万”活动问卷调查表填报规范[N];湖北日报;2011年
10 彭红军、张宗国;一次问卷调查为何只“问”出两个问题?[N];战士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晔;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侯阿冰;少数民族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於四军;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中文版本研制与中国人群验证[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4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鞠欣亮;基于金字塔理论的职业紧张量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何守森;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环境量表编制及其信度效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峰;社会认同视角下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武士利;越南初中生学校恐惧心理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红;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苏梦霞;中职生自杀危机评估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巧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汤洪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问卷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袁夏;初中生家庭支持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武俊儒;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结构及其现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雪妮;初中生无理数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马青原;3-6岁幼儿家庭的亲职教育需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魏珊珊;患者及家属治疗决定和信息告知的选择:一项在中国的单中心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贾文倩;中小学生勇气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8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5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