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视野下网络廉政反腐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视野下网络廉政反腐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 网络廉政反腐 腐败 党风廉政建设
【摘要】:网络廉政反腐被学者朱新称为“治理腐败新路径”,其认为“互联网廉政反腐”克服了传统方法治理腐败中的不足,塑造了政府的廉政形象,增强了公民对党和政府治理腐败的信心和认同,扩大了反腐的社会效应,壮大了反腐势力,削弱了腐败生存空间。毫无疑问,民众参与网络反腐,是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反腐方式,它有助于弥补由上而下通道的不足,从由下而上的路径可大大拓展反腐斗争的通道,从而有效地吸引和发挥民众的智慧、力量与作用,达到抑制和治理腐败的目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视野下网络廉政反腐问题为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为指导,揭示网络廉政反腐的概念、特征和现状,剖析网络廉政反腐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推动反腐败工作纵深发展,达到马克思主义政党清廉执政、清政为民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探讨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等。通过开章的叙述,明确了文章的写作目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下文的写作厘清了思路。 第二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概述。主要梳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廉政思想理论,为下文网络廉政反腐问题的研究提供学理支撑。 第三部分为网络廉政反腐概述。主要搞清什么是腐败,腐败的类型、成因有哪些,为什么要反腐败,如何去反腐败,从而引入网络廉政反腐问题,进而了解网络廉政反腐的概念、特征,这样就可以为推进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可行的路径支持。 第四部分为我国网络廉政反腐的现状。近年来,多名贪官因为网络曝光被查处有问题而落马,网络反腐的威力越来越明显。由此被国家、政府和民众日益重视。网络民意反腐的兴起,显示出党不断更新反腐理念,改进反腐方式,加大反腐力度的决心,并且网络廉政反腐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批腐败官员被惩治、党风廉政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当前网络廉政反腐工作正稳步推进,但目前网络廉政反腐尚存不足,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第五部分为网络廉政反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理论、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目前的网络廉政反腐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有盲目从众性、非理性问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情绪化、相关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根本上挖掘,探寻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六部分为解决网络廉政反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如上所述,网络廉政反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盲从性、非理性等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才能使网络廉政反腐工作顺利开展,并且达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因此,针对网络廉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学习、提升党政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廉政素质、公民政治责任意识的提升、提高民众网络廉政反腐参与的自觉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继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廉政反腐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政策保障、相关部门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 网络廉政反腐 腐败 党风廉政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2.6;G206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目的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22
- 1.3 选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22-24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概述24-32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概述24-26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腐败产生根源的论述24-25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腐败铲除途径的论述25-26
- 2.2 建国以来我国历代领导人的廉政思想概述26-32
- 2.2.1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26-27
- 2.2.2 邓小平的廉政思想27-29
- 2.2.3 江泽民的廉政思想29-30
- 2.2.4 胡锦涛的廉政思想30-31
- 2.2.5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廉政思想31-32
- 第三章 网络廉政反腐概述32-42
- 3.1 腐败的相关问题概述32-36
- 3.1.1 腐败的含义32-34
- 3.1.2 腐败的类型34-35
- 3.1.3 腐败的成因35-36
- 3.2 网络廉政反腐的概念及特征36-42
- 3.2.1 网络廉政反腐概念的界定36-37
- 3.2.2 网络廉政反腐的特征37-42
- 第四章 我国网络廉政反腐的现状42-54
- 4.1 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民众等对网络廉政反腐日益重视42-46
- 4.1.1 国家对网络廉政反腐日益重视42-44
- 4.1.2 各级地方政府对网络廉政反腐日益重视44-45
- 4.1.3 民众对网络廉政反腐日益重视45-46
- 4.2 网络廉政反腐取得一定成就46-52
- 4.2.1 一大批腐败官员被惩治46-47
- 4.2.2 党风明显好转,廉政建设效果显著47-50
- 4.2.3 各级政府官员廉洁自律程度提高50-51
- 4.2.4 网络廉政反腐建设稳步推进51-52
- 4.3 网络廉政反腐尚存不足,未来发展任重道远52-54
- 第五章 网络廉政反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54-62
- 5.1 盲目从众性54-56
- 5.2 非理性问题56
- 5.3 法律意识淡薄56-58
- 5.4 责任意识不强58-59
- 5.5 情绪化59-60
- 5.6 相关制度机制不够完善60-62
- 第六章 解决网络廉政反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62-70
- 6.1 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学习并以其作为指导62-63
- 6.2 提升党政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廉政素质63-64
- 6.3 公民政治责任意识的提升64-65
- 6.4 提高民众网络廉政反腐参与的自觉性65-67
- 6.5 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政策保障67-68
- 6.6 相关部门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完善68-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8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梅;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介[J];图书馆学刊;2001年04期
2 周建新 ,关若萌;网络与出版[J];电子出版;2002年Z1期
3 戴维民;有序与混乱——网络空间的矛盾与冲突[J];津图学刊;2003年04期
4 季叶克;多媒体网络信息传播与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3期
5 李炳英;网络信息传播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效应[J];情报杂志;2004年07期
6 林恩全;浅议网络舆论及其控制[J];军事记者;2004年09期
7 高伟;解读文化视野中的网络信息传播[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巫庆林;强化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意识[J];新闻实践;2005年06期
9 徐鹏民,王海,赵晓春;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分析[J];新闻界;2005年05期
10 关友杏;;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伦理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金林;;控制,引导还是对话: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严耕;;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冲突与社会和谐[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贺筱媛;胡晓峰;;危机条件下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建模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韦路;谢点;;全球网络信息传播格局透视——基于世界各国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殷俊;柴樱芝;;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从“玉树地震”网络信息传播看网络舆论引导力的提升[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6 毛牧然;范卿瑞;;论辽宁省网络舆论正负向价值的引导与管控[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7 郭华;齐淑娟;;网络环境下更要注重创新[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帅庆;;论网络中女性的权益保护[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烨;;论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属性对现实社会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陈烨;凌秀丽;;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传播[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磊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特约撰稿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法制处 吴学安;影视剧呼唤法律保护网络信息传播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顾汶;网络媒体路在何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姜锦铭 实习生 唐牛;网络假新闻多,是缺少竞争所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华东政法大学 闫艳;网络法的价值追求[N];检察日报;2010年
6 王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N];人民日报;2011年
7 市委讲师团 李天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N];张掖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悦春;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N];云南日报;2011年
9 张玉胜;网络执政能力当为官员“必修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10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 马晓天;关注网络空间安全 构建和谐网络世界[N];学习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超;基于多维属性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4年
2 罗莉;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霞;从网络“哄客”现象看媒体话语权力体系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范银红;论网络舆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振远;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洋;网络传播的审美价值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彦红;网络黑社会操控网络舆论的危害及治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玲婧;网络信息传播对政府科学决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江泽文;网络传播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施伟;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构成要素和管理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天泓;网络社区互动关系的人文思考[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62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6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