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8-20 10:26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生 思想 实践


【摘要】:民生问题既是一个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关乎中国革命能否成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落实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结合抗战时期的具体实际,形成了科学的、具有鲜明的抗战时期特色的民生思想,并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不仅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这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实现质的飞跃的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依靠、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以及处理与民关系的基本原则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就民生改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切实减轻民众负担、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积极改善边区卫生、妥善实施社会救助等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提供了思想先导。民生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则为妥善解决我国当代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不仅如此,透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人们还可以更加清楚地认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政策措施以及实施效果,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合法性的认同,从而有效地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生 思想 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第1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16-23
  • 1.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16-19
  •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16-17
  • 1.1.2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17-18
  • 1.1.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18-19
  • 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历史及现实依据19-23
  • 1.2.1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实践探索19-21
  • 1.2.2 民生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1-23
  • 第2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23-34
  • 2.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23-27
  • 2.1.1 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依靠23-24
  • 2.1.2 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24-25
  • 2.1.3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25-26
  • 2.1.4 处理与民关系的基本原则26-27
  • 2.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27-34
  • 2.2.1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7-28
  • 2.2.2 切实减轻民众负担28-30
  • 2.2.3 广泛开展文化教育30-31
  • 2.2.4 积极改善边区卫生31-32
  • 2.2.5 妥善实施社会救助32-34
  • 第3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意义34-40
  • 3.1 理论价值34-36
  • 3.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34-35
  • 3.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35-36
  • 3.2 现实启示36-40
  • 3.2.1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民生37
  • 3.2.2 必须用发展的手段改善民生37-38
  • 3.2.3 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38
  • 3.2.4 必须与群众同甘共苦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6


本文编号:706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06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