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革命语境中“群众”内涵的演变——基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文献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0 11:30

  本文关键词:革命语境中“群众”内涵的演变——基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文献的文本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中共文献 群众 人民群众 阶级属性


【摘要】:"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经常使用的概念。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文献可见,当时的"群众"是劳动阶级、被压迫阶级的泛称。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的阶级属性,将群众划分为"左派群众"和"右派群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对革命的态度,将群众划分为"革命群众"和"落后群众",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革命中去。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动员全民族抗战形势需要,将"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广泛应用于抗战宣传中。自此,"人民群众"开始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代名词。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共文献 群众 人民群众 阶级属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3BDJ004
【分类号】:D252;D231
【正文快照】: “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经常使用的概念。梳理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档案文献中有关的“群众”概念,厘清其中“群众”内涵的阶段性演变,可以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形成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一、建党初期的“群众”内涵群众这一概念,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本文编号:706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06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