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60师三支两军_南京军区三支两军_硕士论文.pdf 全文

发布时间:2016-07-14 11:03

  本文关键词:“三支两军”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中外文合订)论文题目: (中文)“三支两军”述论 (英文) An Overview of the “Three Supports and TwoMilitarizations” 作 者: 张东明 指导教师: 杨德山 摘要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场浩劫,它的教训异常深刻。深入研究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进程,总结历史教训也就格外重要。“三支两军”是“文 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件大事,是军队介入“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方式,给军队和 地方造成很大影响。 “三支两军”包含的内容复杂,发展曲折,极大地影响了“文 化大革命”的进程。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三支两军”了解和认识, 有利于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理清“文革”时期党政、军民的关系; 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定位问题。本文在吸 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三支两军”进行了全景式 梳理和历史考察,详细阐述了每一项具体任务的进程,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 指出了“三支两军”对“文革”时期党政、军民关系的重大影响,并试图从历史 和政策渊源上寻找“三支两军”的依据,以期理清“三支两军”的发展脉络和渊 源。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狂热的群众运动围攻、破坏下,全国党政机关普 遍陷于瘫痪状态,生产、生活秩序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全面夺权”则引发了 全面内乱的无政府主义狂潮。此时,人民军队保持了基本稳定,这得益于中央采 取了一系列稳定军队的措施,也是人民军队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前提。 “三支两军”是“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的总称,从 1967初开始,到1972年全部结束。 “三支两军”的核心是“支左”,即支持“文 化大革命”,支持左派夺权,贯彻


  本文关键词:“三支两军”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0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3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