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3:20

  本文关键词: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权力监督体系 网络监督 制度监督 对接


【摘要】:廉洁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廉政建设目标,应当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多元监督主体的监督力量,形成权力监督体系的系统效应,提升权力监督的整体监督效能。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都是我国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子系统,如何正确看待两者的问题及发展,已关系到我国廉政建设目标的实现。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摆脱自身发展问题的客观需要。网络监督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公开性、广泛性、聚合性、非强制性等特性,但也存在规范性不足、权威性不高、长效性不强等缺陷。制度监督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权威性等特性,但也存在监督乏力、威慑力不强、效率不高等问题。两者要想摆脱各自发展困境,仅靠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迫切需要彼此优化整合,吸纳新资源、注入新动力。网络监督要摆脱自身发展困境,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应当与制度监督有效对接;制度监督要摆脱自身发展困境,推进监督体制机制创新,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监督的各种优势。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具有现实可行性。近些年的网络监督成功实践表明,网络监督积极参与制度监督,有利于发挥网络监督动力较大、威慑力较强、效率较高等功能优势,还能够助推制度监督发展,提升制度监督效能,并藉此成为制度监督的重要力量;制度监督逐渐接纳和肯定网络监督,发挥其规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等功能优势,能够规范网络监督行为,引导网络监督理性成长。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实现两者对接,应以权力监督系统理论为指导,坚持“制度监督为主导、网络监督积极参与”的对接原则,从增强监督对接意识、搭建监督对接网络平台、推进党政信息资源公开着手,搭建对接沟通平台;从建立对接系统官民沟通体制机制、构建对接系统监督舆情处理机制、建立监督诉求回应机制着手,构建对接运行机制;从建立监督信息资源的监管制度、构建监督对接的保护制度、建构监督对接的救济制度着手,健全对接配套制度。试图构建对接系统体制机制,形成对接系统监督合力效应。
【关键词】:权力监督体系 网络监督 制度监督 对接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6
  • 一 选题背景10-11
  • 二 选题意义11
  • 三 研究现状述评11-13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13-14
  • 五 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概述16-26
  • 第一节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的基本概念16-21
  • 一 网络监督的含义及特征16-18
  • 二 制度监督的含义及特征18-19
  • 三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的含义及特征19-21
  • 第二节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的理论基础21-26
  • 一 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体系理论21-22
  • 二 权力与权利相关联理论22-24
  • 三 中国共产党合力监督理论24-26
  • 第二章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的现实必要性26-36
  • 第一节 网络监督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趋势26-32
  • 一 网络监督的发展困境26-29
  • 二 网络监督的发展趋势29-32
  • 第二节 制度监督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趋势32-36
  • 一 制度监督的发展困境32-34
  • 二 制度监督的发展趋势34-36
  • 第三章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的现实可行性36-45
  • 第一节 网络监督推进制度监督的功能优势及实践探索36-40
  • 一 网络监督推进制度监督的功能优势36-38
  • 二 网络监督推进制度监督的实践探索38-40
  • 第二节 制度监督规范引导网络监督的功能优势及实践探索40-45
  • 一 制度监督规范引导网络监督的功能优势40-41
  • 二 制度监督规范引导网络监督的实践探索41-45
  • 第四章 网络监督与制度监督对接的实现路径45-63
  • 第一节 搭建对接沟通平台45-50
  • 一 提升监督对接意识45-46
  • 二 搭建监督对接网络平台46-48
  • 三 推进党政信息资源公开48-50
  • 第二节 构建对接运行机制50-54
  • 一 构建对接系统的官民沟通机制50-52
  • 二 构建对接系统的监督舆情处理机制52-53
  • 三 建立对接系统的监督诉求回应机制53-54
  • 第三节 健全对接配套制度54-63
  • 一 建立监督信息资源的监管制度55-57
  • 二 构建监督对接的保护制度57-60
  • 三 建构监督对接救济制度60-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鞍钢,康晓光;以制度创新根治腐败[J];改革与理论;1994年03期

2 吴建华;班生;;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杜明艳;;从“人肉搜索”看网络舆论监督[J];新闻界;2009年03期

4 田旭明;;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J];理论探索;2013年03期

5 宋超;;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郭莉;;网络舆论监督与权力监督对接制度的建构[J];学术界;2013年07期

7 郭彦森;;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的群体性事件剖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郭彦森;;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进程、议题和趋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803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803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