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28 05:14

  本文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革命精神 研究状态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培育和凝练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锤炼有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具个性的精神特质。有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精神”,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既具个性,又有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这些共性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怀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求真务实作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造精神;团结与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这些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核,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今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实现“四个全面”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继续弘扬这些精神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升温,至今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学术专著,也有科研论文;既有整体性研究,也有个体性研究;既有学术性研究,也有描述性研究;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应用性的研究。综观2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革命精神的来源和形成过程的研究;革命精神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各革命精神之间的比较研究;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因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突出代表,研究比较深入,因此,本文在综述时就以此六种精神为代表,分别从上述成果集中的4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于:研究不够深入,概念不够明晰;内涵界定模糊,边际不能统一;研究范围格式化,研究成果同质性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革命精神 研究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9-10
  • (二)学术回顾10-13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3-14
  • (四)研究方法14
  • (五)创新之处14
  • (六)几点说明14-16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流和形成16-23
  • (一)红船精神的来源和形成16-17
  • (二)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和形成17-18
  • (三)苏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18
  • (四)长征精神的培育和形成18-19
  • (五)延安精神的渊源和形成19-20
  • (六)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凝练20-23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和特征23-34
  • (一)红船精神的内涵与特征23-24
  • (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特征24-25
  • (三)苏区精神的内涵和特征25-27
  • (四)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特征27-29
  • (五)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29-31
  • (六)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特征31-34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关系研究34-40
  • (一)红船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34
  • (二)井冈山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34-36
  • (三)苏区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36-37
  • (四)长征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37
  • (五)延安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37-39
  • (六)西柏坡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39-40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地位和价值40-50
  • (一)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40-41
  • (二)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41-43
  • (三)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43-45
  • (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45-47
  • (五)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47-48
  • (六)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48-50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50-58
  •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的不足50-55
  •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的展望55-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立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2 赵小春;发扬光大艰苦奋斗革命精神[J];老区建设;2001年01期

3 李江源;;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J];党史文苑;2006年10期

4 李江源;;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J];理论导报;2006年01期

5 魏清源;;传承革命精神 推进伟大事业[J];学习月刊;2009年17期

6 ;革命精神光耀千秋[J];政工学刊;2011年08期

7 任清平;;论弘扬黔东革命精神与加快铜仁发展[J];铜仁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葛琳;;论哈尔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J];学理论;2012年36期

9 黄波粼;刘霏;;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力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01期

10 殊曼;;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J];法学研究;196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弘扬革命精神 办好《大江南北》[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三十年纪事(1980-2010)[C];2010年

2 汪诚国;;瞿秋白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探源[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3 韦成良;;宣传先烈革命精神 教育各民族青少年[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4 惠永明;;弘扬革命精神 建设富裕陕北[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尚建飞;;刘志丹革命精神与崇高品质的文化探析[A];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范燕青;;在江苏省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江苏省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10周年领导同志讲话汇编[C];2009年

7 李宗元;;忘我献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典范——浅谈瞿秋白的革命精神[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8 ;以秋白精神办好秋白研究会[A];全国社科联第八次学会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9 李艳华;;试论琼崖革命精神及其现实启示[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10 陈昊苏;;树立远大理想志向 继承前辈革命精神——在谭希林同志诞辰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铁流19(下)——庆七一“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晓;以自我革命精神把改革工作推向纵深[N];南京日报;2013年

2 记者 许金波;发扬革命精神 提高实战能力[N];乐山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李玉亮;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N];莱芜日报;2014年

4 记者 鹿振林;弘扬革命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N];莱芜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赵冰 张群;年轻人要继承发扬革命精神[N];莱芜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时伟;把莱芜革命精神发扬光大[N];莱芜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时伟;把莱芜革命精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N];莱芜日报;2014年

8 黄宏;弘扬革命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9 李硕儒;人民军队革命精神光耀千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张俊峰 齐明宇;用革命精神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N];人民武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喻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述评[D];湘潭大学;2016年

2 杨小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春艳;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冯铠;弘扬革命精神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5 舒棚;浅析红色家书的革命精神[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付然锋;试论沂蒙精神的形成、内涵及意义[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3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33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