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发展轨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8:07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发展轨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人 民生建设思想 发展轨迹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
【摘要】: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关乎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并结合各自所处时代环境和国情实际,形成了一系列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民生建设思想,推动了各自所在时期中国民生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中共十八大有关民生建设的指导方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将解决民生问题视为最大的政治。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梦牢固奠基于民心这一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中国梦也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之梦。 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问题展开探索与研究,主要分为七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其次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概述,主要阐释了民生的概念、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民生思想的本源。第二、三、四、五、六部分应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分别阐述了建国以来五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民生建设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各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导意义,认证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非常关注民生,并着眼于发展和改善民生,其民生思想不仅薪火相传,而且后代均实现了对前代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创新。本文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对建国以来整个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梳理,勾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民生建设思想 发展轨迹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D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研究概况10-11
- 1.2.2 国外研究概况11-12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12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框架12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3
- 1.4.1 研究方法12
- 1.4.2 创新之处12-13
- 1.5 民生概述13-16
- 1.5.1 “民生”的定义13
- 1.5.2 “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13-14
- 1.5.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14-16
- 2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16-22
- 2.1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6-19
- 2.1.1 坚持把民生和政治相联系,从政治高度认识民生问题16-17
- 2.1.2 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17
- 2.1.3 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7-19
- 2.2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意义19-22
- 3 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22-26
- 3.1 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22-23
- 3.1.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2
- 3.1.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2-23
- 3.1.3 明确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新标准23
- 3.2 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意义23-26
- 4 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26-29
- 4.1 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26-28
- 4.1.1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26
- 4.1.2 多种手段促民生26-27
- 4.1.3 多领域谋划民生27
- 4.1.4 以关心困难群体疾苦为民生要务27
- 4.1.5 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7-28
- 4.1.6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民生目标28
- 4.2 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意义28-29
- 5 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29-33
- 5.1 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29-31
- 5.1.1 必须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29
- 5.1.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9-30
- 5.1.3 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理念30
- 5.1.4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30
- 5.1.5 以创业促进就业30
- 5.1.6 保障教育公平30-31
- 5.1.7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31
- 5.1.8 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1
- 5.2 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意义31-33
- 6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建设思想的探索33-38
- 6.1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33-36
- 6.1.1 学有所教33-34
- 6.1.2 劳有所得34
- 6.1.3 病有所医34-35
- 6.1.4 老有所养35-36
- 6.1.5 住有所居36
- 6.1.6 食有所安36
- 6.2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36-38
- 7 结束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红宇;;从民生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J];党史文苑;2011年16期
2 杨红艳;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体制的变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刘志晖;毛泽东的党风建设思想简论[J];兵团党校论坛;1995年03期
4 陈希敏,白永秀;从收入分配的本质看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J];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5 詹培民;论毛泽东的执政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6期
6 黄克亮;;民生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探求;2007年03期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物质利益的部分论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78年05期
8 马千里;;关注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J];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龙佳解;罗泽荣;;论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三个理论特质[J];学术论坛;2008年12期
10 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943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4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