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参政会研究(1938-1945)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参政会研究(1938-1945)
【摘要】:抗战初期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与其他中间党派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既适应了全中国人民渴望实行政治民主、实现全民族全面抗战的要求,同时也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全民族的全面持久抗战进行的不懈努力。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四零年四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参政员,都积极热情地为抗战献计献策。中共参政员表现出了团结全国军民、坚持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坚定信念。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在参政会上出现了对中国共产党摩擦和分裂的端倪。一九四一年三月至一九四四年九月第二届和第三届国民参政会期间,国民党与其军事上反共高潮相配合,在国民参政会上开始不断制造反共摩擦,欺骗社会舆论,并逐渐排挤进步势力,使国共合作濒于破裂边缘。中共参政员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口号,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团结了一大批中间力量,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与拥护,从而维护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抗日战争中逐渐成熟,在抗战后期的参政会上首次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一九四五年七月至一九四八年三月第四届国民参政会期间,国民党在参政会内进一步增加反动分子,排挤进步人士,维护一党专政,抵制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声明不参加国民参政会。随着解放战争中形势的发展,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使国民参政会完全沦为其与其他党派制造分裂、鼓动国共两党内战的工具,中国共产党评价其“破车不能再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国民参政会 国共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5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
- 二 研究综述10-13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一)研究思路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四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14-15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国民参政会的成立15-26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建立全国最高民意机构的呼吁15-16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参政会的酝酿16-19
- 一 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政治的主张16-17
- 二 国防参议会的设立17-18
- 三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设国民参政会案》18-19
- 第三节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及其议事规则19-21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派员积极参加国民参政会21-26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上的活动26-56
- 第一节 坚持抗战到底——中共在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活动26-29
- 一 中共积极拥护国民参政会的召开26-27
- 二 陈绍禹等《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的提出27-28
- 三 中共其他重要提案及工作28-29
- 第二节 反对妥协投降——中共在一届二次会议上的活动29-36
- 一 汪精卫亲日派的妥协和谈逆流与一届二次参政会的召开30-31
- 二 参政会通过中共“拥蒋抗战”决议31-33
- 三 中共参政员关于抗战的提案33-34
- 四 中共及各民主党派自由民主斗争的序幕34-36
- 第三节 反对妥协与专制——中共在一届三次会议上的活动36-43
- 一 一届三次会议召开背景36-38
- 二 “国民精神总动员”38-39
- 三 坚持团结抗战到底——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态度39-42
- 四 吴玉章被任命“川康建设期大会”会员42-43
- 第四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中共在一届四次会议上的活动43-51
- 一 国民党制造反共摩擦与中共“抗战、团结、进步”三大口号的提出43-46
- 二 中共七参政员的意见书46-47
- 三 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与中共各项提案47-48
- 四 中共与其他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的宪政论战48-51
- 第五节 摩擦与反摩擦——中共在一届五次会议上的活动51-56
- 一 一届五次会议前国内形势51-53
- 二 参政会上的摩擦与反摩擦斗争以及其他党派对国共摩擦的态度53-56
- 第三章“皖南事变”与第二届国民参政会56-67
- 第一节“皖南事变”与中共的斗争方针56-59
- 第二节 中共拒绝出席二届一次参政会59-64
- 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拒绝出席二届一次国民参政会59-62
- 二 中国共产党拒绝出席对国民参政会的影响62-64
- 第三节 国共关系缓和,共产党出席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64-67
- 一 皖南事变后逐渐缓和的国共关系64-65
- 二 中共决定出席二届二次会议和三届一次会议65-67
- 第四章 第三次反共高潮与参政会上国共关系破裂67-83
- 第一节 国民党利用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反共67-72
- 一 第三次反共高潮与国民党在参政会上的反共行径67-70
- 二 董必武退席抗议国民党的反共阴谋70-71
- 三 中共抨击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71-72
- 第二节 国共谈判与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72-76
- 一 国共谈判内容在国民参政会上公开72-74
- 二 林祖涵代表中共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74-75
- 三 国民党以及中间党派对“联合政府”的态度75-76
- 第三节 中共与国民党在国民参政会上决裂76-83
- 一 国共两党在参政会上的最后分裂76-80
- 二“破车不能再开”80-83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中的作用与启示83-90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中的作用83-86
- 一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83-84
- 二 充分利用国民参政会为民族解放发挥作用84-85
- 三 促进了抗战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85-86
- 第二节 国民参政会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启示86-90
- 一 实事求是看问题,坚持革命方法与实际相结合86-87
- 二 重视民主政治,坚持统一战线的建设87-88
- 三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88-90
- 结语90-93
- 参考文献93-98
- 附录98-101
- 附录A:中共各项提案汇总表98-101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01-102
- 致谢102-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华;;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与中共统战策略[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俊杰;;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是多党合作制的渊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3 王凤青;;参政员毛泽东等为“华北慰劳视察团”事致国民参政会的一封电文[J];世纪桥;2009年06期
4 陈国勇;;论国民参政会对抗战经济的贡献[J];学理论;2009年19期
5 吴海晶;国民参政会若干问题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吴海晶;国民参政会若干问题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03期
7 黄利新;;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关注[J];兰台世界;2013年31期
8 孙国林;;1945: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延安访问记[J];党史博采(纪实);2012年02期
9 周勇;论国民参政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与作用[J];探索;2005年05期
10 廖继红;;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参政会[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军;夏琢琼;;董必武与国民参政会[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3 沈济时;曹富明;;皖南事变和国民参政会[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暨1985年会论文集[C];1985年
4 虞崇胜;;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述评[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5 余俊;;董必武在国民参政会的宪政思想与革命实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N];光明日报;2006年
2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廖继红;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参政会[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王鹏;张季鸾与国民参政会[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王鹏;张季鸾与国民参政会[N];团结报;2000年
5 田凤 重庆记者站 谢倩;重庆“文保单位”变“洗脚城”之争[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王保贤;黄炎培、周恩来与国民参政会的一段往事[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奠基道路宜兄宜弟 创建历史群策群力[N];联合时报;2011年
8 李墨龙;奠基道路宜兄宜弟 创建历史群策群力[N];联合时报;2011年
9 李墨龙;奠基道路宜兄宜弟 创建历史群策群力[N];联合时报;2011年
10 建溪;一份震慑汪逆的电报提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凤青;黄炎培与国民参政会[D];山东大学;2008年
2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艳;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视察团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国勇;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财政经济提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原昭;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前后的国内政治走向[D];兰州大学;2007年
4 孙明理;民盟与国民参政会[D];西南大学;2014年
5 牛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参政会研究(1938-1945)[D];郑州大学;2016年
6 黄利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参政会提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五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的工作与斗争[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杨立志;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巍;从傅斯年攻倒孔祥熙看国民参政会的民主监督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宿凌;论皖南事变与国民参政会内政治格局的变化[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7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6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