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地缘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分异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亚地缘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分异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亚 地缘环境 空间格局 分异规律 模糊综合评价法
【摘要】:地缘环境研究是中国地理学界复兴政治地理学的第二次尝试,也是政治地理学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综合化发展的体现。基于对在北京召开的两次"地缘环境"国际研讨会和对早期地缘环境研究归纳的基础,将地缘环境界定为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其中,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地缘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军事关系和社会文化关系,地缘结构则包含政治军事结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采用AHP决策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亚地缘环境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南亚在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并最终导致南亚在地缘环境上可以划分为4类,即印度为一类,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为一类,不丹和尼泊尔为一类,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为一类。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原因大致有3个,即"地理决定论"、相互依赖论和制度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2B0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171097,41071100)资助
【分类号】:K901.4
【正文快照】: 在过去的100 a里,政治地理学,特别是地缘政治理论部分,以其宏观的思维模式、鲜明的理论格调和对现实国际问题的敏感关注,在意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成为近现代地理学思想史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支[1]。政治地理学以其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茗霏;中国崛起的周边地缘环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7期
2 李智君;;河陇形胜的分层结构与社会空间格局[J];清史研究;2007年04期
3 郑思清;南亚风光尽收眼底——泰国游散记[J];经营管理者;1996年05期
4 ;人口地理与资源[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年02期
5 ;商业地理与交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1期
6 郑作新,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区域[J];地理学报;1956年01期
7 孙勇;悉尼——新的“南亚”[J];当代世界;1995年10期
8 林娜;彩云下延伸的绿色[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4年S1期
9 王根生;;福州古代城市五问题略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投稿须知[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地理学区域视角下的外部性认识及其科学价值[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永庆;;国际经贸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创新[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廖邦固;;社会/居住空间分异测度模型研究进展[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树英;南亚文明之邦——印度[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侯饮孟;漫步徽州 走近唐模[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红 陈保江;口岸明珠——瑞丽[N];云南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际达;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马亮宽;大运河与社会政治文化变迁[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洁;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琴;环鄱阳湖区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2 周灵雁;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变迁与重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杨;武汉市城市边缘区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曾丽云;“三重开放”下福建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8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118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