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

发布时间:2016-11-27 18:24

  本文关键词: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31卷第8期2012年08月

地理科学进展

Vol.31,No.8Aug.,2012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

何仁伟1,2,3,陈国阶1,刘邵权1,郭仕利1,3,刘运伟1,2,3

(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2.西昌学院农业科学院,西昌615013;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聚落地理学重要分支的乡村聚落地理学重新受到关注。了解乡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现状,掌握其研究趋向,不仅是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进展,认为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值得中国借鉴;然后简单分析了中国乡村聚落研究进展,并从乡村聚落生态、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演化、乡村聚落发展问题、乡村聚落综合研究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国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最后,在分析国内外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未来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趋向应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变趋势预测研究;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乡村聚落的模式研究;中国不同地貌形态区乡村聚落的研究;新聚落的构建研究;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关键词:乡村聚落;研究进展;趋向;中国

1引言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憩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是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一般来讲,聚落包括乡村聚落(农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两类。乡村聚落地理学(村落地理学或乡村居民点地理学),是聚落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研究乡村聚落(狭义的聚落)的类型、形成、发展、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1-2]。

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始于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科尔(Kohl)是研究聚落地理的开山鼻祖,1841年他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聚落地理位置与人口集中的关系[3]。此后,杜谟(Dohme)、马拉科夫斯基(Matlakowski)、胡西开(Hunziker)等对不同地区的房屋形式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进行了研究[4]。1891年,地理环境决定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拉采尔(Eratzel),详细探讨了聚落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1902年,卢杰昂(Lugeon),详细阐述了聚落位置与地形、日光等环境的关系[5]。“或然论”的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

白兰士(Blache)在其著作《人生地理学原理(1921)》一书中,论述人类居住与环境的关系、采用的建筑材料、住所的形式等问题[6]。Brunhes在1910年出版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对乡村聚落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7]。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聚落形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8]。

20世纪20—60年代,乡村聚落地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类型、职能、规划等方面[9]。法国Demangeon研究了聚落形态,并将其分成聚集和分散两种形态[10-11];苏联科瓦列夫提出聚落分类的因素,并把社会因素当作最重要的指标[12]。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

[13]

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对乡村聚落的理

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1954年,希腊Doxiadis认为应把所有人类居住区(包括乡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14],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开始形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入了计量化和模式化阶段,如邦斯(Burce)的《都市世界的乡村聚落》、基士姆(Chisholm)的《乡村聚落和土地利用》、Goodwin的《快速发展地区的农村聚居模式》等[15]。70年代,一种新的乡村发展观即参与

收稿日期:2011-11;修订日期:2012-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17).

作者简介:何仁伟(1978-),男,重庆垫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山区发展和系统动力学研究。

E-mail:herenweiyan@163.com

通讯作者:刘邵权(1968-),男,重庆梁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山区城镇与聚落研究。E-mail:liushq@imde.ac.cn

1055-1062页

1056地理科学进展31卷8期

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被逐步运用到乡村聚落资料搜集和聚落发展领域,从而为促进乡村聚落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6],Njoh等运用PRA方法分析了喀麦隆乡村聚落公共设施的发展[17]。

近年来,国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乡村聚落生态研究。McKenzie等运用GIS等手段分析乡村聚落建设用地的发展对自然、半自然植被系统生态的影响[18];Banks等对两个典型乡村聚落的木材生长量与木材采伐量关系进行动态比较研究[19]。②乡村聚落空间研究。Bański等针对波兰农村新房建设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和耕地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20];Amarasinghe等对斯里兰卡农户聚居的贫困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农村区域贫困聚居图[21]。③乡村聚落景观研究。Sevenant等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地貌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聚落形态各不相同,从而造成农村景观的差异[22];Zomeni等运用RS技术对希腊乡村聚落的农业景观演变进行了解释[23]。

国外关于乡村聚落生态、聚落空间、聚落景观等的研究对中国乡村聚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综观国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演变影响的研究结果比较缺乏,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更少。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乡村发展凋敝等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大量乡村人口涌向城市,在城市中形成大量非正规聚落[24]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在乡村聚落的研究过程中,国外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中国汲取。中国城镇化率虽已达到49.9%[25],但还有约7亿农民在农村,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强乡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不仅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对国内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的梳理,本文指出了未来中国乡村聚落地理学研究的趋向。

《地理》杂志上发表《聚落分类之讨论》一文,论述了乡村聚落与农村土地的密切关系,介绍了聚落分类的概况[26]。1939年严钦尚在《地理学报》发表了论文《西康居住地理》,对西康地区各类村落的房屋形式、建筑材料、位置与自然条件及耕地的关系、民族习惯对房屋的影响等也作了阐述[27]。1943年陈述彭、杨利普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遵义附近之聚落》的论文,指出多种地理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及社会民族特性等对房屋的分布均有影响[28]。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中国地理学者结合生产实际,对聚落地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均取得了一定进展。1950年吴传钧发表《怎样做市镇调查》的论文,划分了聚落等级,认为市镇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类型,提出并使用“市镇度”概念衡量聚落是否已达到市镇发展程度[29]。1959年南京大学张同铸、宋家泰发表了《农村人民公社经济规划的基本经验》的论文,提出了居民点布局的3个原则:与公社的整体规划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生产;适应河网化的状况;充分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原来居民点的建设基础,主要交通线路及其与居民点之间的关系[30]。

1979年之后,乡村聚落地理与城市地理学都得到迅速发展。叶舜赞、郑天祥、陈桥驿、李振泉、李旭旦等学者针对中国乡村聚落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乡村聚落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1]。1988年金其铭出版《农村聚落地理》一书,对农村聚落地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农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农村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农村聚落的分类、集镇与农村城镇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4];1989年他又出版了《中国农村聚落地理》一书,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研究了中国典型地区农村聚落的形成、区域差异及其分布特点[1]。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定性与定量研究相互结合,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3近年来中国乡村聚落主要研究内容

3.1乡村聚落生态研究

聚落是人类与生态和环境发生联系的最直接、最密切的时空单元,聚落内及其周边生态条件,成为聚落人群生存基础、生活质量和发展条件的重要内容。聚落不停地与外界生态环境进行着物质和

2中国乡村聚落研究概述

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国少数学者开始研究乡村聚落地理。1938年,林超在

31卷8期何仁伟等: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1057

能量交换,从而维持聚落生存和人口繁衍。乡村聚落正是靠系统的开放而不断地向其内部输入负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32]。生态环境是乡村聚落存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负熵流的大小控制着乡村聚落的演化。乡村聚落从环境吸取的负熵流总量肯定有一定限度,如果人类索取超过其阈值,就会导致环境支持系统的崩溃。因此,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研究乡村聚落生态及其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刘邵权在《农村聚落生态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33],农村聚落生态学以农村聚落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农村聚落的结构、功能及演替过程。陈勇等认为,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聚落内部人类活动与环境和资源的生态关系及其互动反馈关系,从而指导人们开展聚落生态建设,为乡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34]。以典型聚落作为实证对象,刘邵权等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聚落自然演替状态和必要调控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演化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分析[35];陈勇等认为通过种值薪炭林、发展沼气、推广省柴灶可减少对聚落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36]。陈永林等论述了赣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7]。罗光杰等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岩溶山区聚落的分布格局变化对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产生的影响,指出岩溶山区聚落的周边生态建设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8]。

目前,,中国对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促进庭院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而开展的对“农村庭院生态系统”和“村落生态系统”的研究,以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和“村级生态农业系统”和“生态村”的研究[39-41],对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更注重对现实村落生态问题的研究,较少论及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等方面的内容[42],对人文环境与聚落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缺乏研究。

3.2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演化研究3.2.1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乡村聚落体系的地域空间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它主要包括乡村聚落的规模(人口、用地)、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①空间总体特征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研究对象,王传胜

等运用GIS方法详尽探讨了坡地聚落的空间总体特征,并从区域发展视角分析坡地聚落空间特征的成因机制,认为昭通市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不合理发展方式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长期的贫困,应借助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屏障建设的契机,促进聚落体系有序、和谐发展[43]。②规模研究。惠怡安等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聚落功能体系,通过不同公共服务布置的"经济门槛"分析,探讨了聚落适宜规模的确定方法,并认为城乡聚落功能的完备程度是城乡差别最突出的表现,聚落功能的完善与聚落适宜规模间存在着客观联系[44]。③空间结构研究。范少言等认为目前乡村聚落空律,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规模与腹地、等级体系与形态、地点与位置、功能与用地组织、景观类型及区划等方向[45]。郭晓东等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新时期促进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46]。④空间形态研究。韩非等论述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特征、形态演变和发展类型,探讨其发展机理和重建路径[47]。岳邦瑞等以新疆吐鲁番麻扎古村落为例,从聚落选址形态、聚落水平形态、聚落垂直形态、聚落要素形态4个方面,探讨基于水资源约束下的绿洲乡土聚落形态特征[48]。⑤空间分布研究。冯文兰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指出应采取适当的对策对空间分析不合理的聚落进行重建或迁建[49]。汤国安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陕北榆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影响的基本特征[50]。3.2.2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研究是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范少言认为,导致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乡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并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态演变基本模式进行了阐述[51]。尹怀庭等对陕西3大地区传统的农业乡村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空间类型、原因作了比较研究,并总结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趋势[52]。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邢谷锐等认为,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53]。基于动态模型的设计和GIS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应揭示乡村聚落体系的演变规

1058地理科学进展31卷8期

方法,郭晓东等模拟了陇中黄土丘陵区秦安县1838-2004年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过程[54]。韩茂莉等对巴森左旗聚落的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人口的推动下,聚落空间演变与环境选择经历了由疏至密、由优至劣的过程,并随着农业发展,农田扩展与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人地关系的矛盾焦点[55]。曾早早等建立了吉林省聚落地名数据库,并复原了吉林省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认为影响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吉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移民、驻防、以及政府所施行的政策等相关[56]。通过对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的分析,范俊芳等研究了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生态因素及生态影响[57]。3.3乡村聚落发展问题研究3.3.1乡村聚落空心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以年均1000多万的规模涌人城镇[58],但是乡村人口减少并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相挂钩,“两栖”占地现象普遍[59]。多数农村地区缺乏合理规划,宅基地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60],引发了乡村聚落空心化问题。近年来,中国学者在乡村聚落空心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如刘彦随等运用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在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乡村聚落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整合”等基础理论;结合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中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61];龙花楼等通过研究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并对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进行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62]。不同经济类型、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生计方式和不同地域的乡村聚落空心化的表现特征、发展过程、驱动机制总会存在许多差异,分析其差异有利于有针对性的遏制乡村聚落空心化或改造空心化聚落。因此,今后应加强不同乡村聚落空心化差异研究。3.3.2传统聚落景观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是中国区域文化与区域环境的综合体,了解不同聚落景观的性质和特征,揭

示聚落景观的内在规律,可以为开发、利用和保护传统聚落景观资源,制定人居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63]。胡最等运用GIS软件,构建了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基本信息单元及其提取方法,并认为加强对传统景观基因资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景观基因和遗产的保护,对这些基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64]。雷清等在详细分析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谐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系统的目标和原则,并以安顺市为例,从功能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发展乡村旅游等3方面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的对策[6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传统聚落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基于GIS技术,邓运员等探索了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模式[66]。乡村传统聚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杨载田等认为传统乡村聚落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突出优势、因地制宜、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和保护与利用并重等原则[67]。3.3.3聚落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污染负荷日益增加,导致乡村聚落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是当前乡村聚落研究的内容之一。张祖庆对农村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污染来源,分析了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剖析了由于政府投入和管理的缺位,从而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及治理不到位的问题,认为加强环境法律制度上赋予当地村民更大的环境治理参与权,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重要途径[68]。刘颖杰认为,农村干部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足,农民自身环保法律意识淡薄等造成了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严峻形势[69]。陈延滨等分析了北京郊区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处理现状及农村垃圾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北京郊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措施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70]。3.4乡村聚落综合研究

[1]

自金其铭1989年出版《中国农村聚落地理》

一书以来,中国对乡村聚落进行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成果非常少。近年来,乡村聚落综合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山区聚落的研究上。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地面积(包括丘陵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8.82%,山区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

31卷8期何仁伟等: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1059

44.79%[71],相对于平原地区而言,山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紧张、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弱。山区聚落是山区发展的载体,是山区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元和社会组织单元,山区聚落研究是山区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沈茂英围绕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这一主线,通过回顾山区聚落发展的理论、聚落结构功能与聚落特征,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山区聚落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通过若干典型案例研究,详细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区的聚落演化机制、聚落贫困以及聚落发展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岷江上游地区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政策措施[72]。陈国阶等在2003年出版的《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阐述了山区聚落的自然生态特征、经济特点、社会文化特征及不同民族聚落及其生态环境特征,并探讨了山区聚落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在2006年出版的《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聚落研究》中,他又从全国整体、综合视野的角度,对中国山区聚落的空间格局、山区聚落生态循环与生态演替、山区聚落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山区聚落的发展战略、山区聚落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73]。

除上述的4个方面的内容之外,一些学者还对乡村聚落的宜居性[74]、聚落空间分析与耕作半径的关系[75]、影响聚落生成因素的量化分析[76]、中国传统聚落的营造思想[77]进行了研究。

业产业化提供了可能,这必然带来乡村聚落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这就要求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变的过程、阶段、驱动因子,进而预测乡村聚落的演变趋势,使乡村聚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

4.2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乡村聚落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乡村聚落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对其内在机理进行深人剖析和规律总结的研究却很少。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呈现出来的问题复杂多样,全国各省农村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西部地区、山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等表现出来的情况也迥然不同。因此,中国乡村聚落的自然环境、发展水平、空间特征及其演变等必然有其区域特点,必须按各地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乡村聚落进行研究,其研究基本思路是区域分析→发现问题→探寻规律→机理成因→提炼模式→提出对策。通过研究,提炼出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乡村聚落的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但可以丰富和完善乡村聚落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还可以指导不同区域乡村聚落的规划和建设。

4.3不同地貌形态区乡村聚落的研究

按照大地貌单元形态,可大致将中国的乡村聚落划分为山区(乡村)聚落与平原(乡村)聚落。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土地利用方式、生产力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口民族构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聚居规模与聚落密度、社会组织与文化观念特征等。山区聚落与平原聚落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人地关系差别也较大。例如,相对于平原聚落而言,山区聚落普遍贫困,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经济落后,思想观念保守、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较快、生态环境脆弱,很容易陷入“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大—毁林开荒—生态环境恶化—土地产出降低—贫困—人口增加”的恶性循环。因此,分析山区聚落与平原聚落的差异,进而揭示其不同的人—地耦合关系规律,寻求山区聚落与平原聚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优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乡村聚落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4新聚落的构建研究

新聚落是指移民(生态环境移民、工程移民等)

4中国乡村聚落地理学研究趋向

4.1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变趋势预测

研究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包括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不能脱离这一历史大背景。就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而言,对乡村聚落的空间研究以静态研究居多,动态研究较少;动态研究中又以历史回顾性研究居多,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研究较少。工业化和城镇化将给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带来深刻的变化,如何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研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对乡村聚落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进而预测中国未来乡村聚落的演变趋势,是当前乡村聚落研究中需要解决的课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民进城、农业人口减少为农业规模化和农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经管营销、出国留学、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表格模板、工程科技以及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_何仁伟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196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