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Abstract]:Multi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value enhancement i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the key areas of geography research. The multi-function of rural area has the attributes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time variation, na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base, reg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which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rural regional function. In the range of bearing capacity, the multi-function of rural areas evolves along the path of "compatibility-antagonism-compatibility-synergy". The multi-function of rural area is in the dynamic evolu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unction position "state" and "potential" divides its evolution process into four stages: growth, prosperity, stability and declin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ural elements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al evoluti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which leads to the change of geographical leading fun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function connotation of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rural "idiosyncratic" and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value of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748,4110116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04)
【分类号】:K92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彦随,吴传钧,鲁奇;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J];地理科学;2002年04期
2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3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4 姚建衢,郭焕成;黄淮海地区乡村功能类型及其地域模式[J];地理研究;1992年04期
5 刘彦随;刘玉;陈玉福;;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J];地理学报;2011年10期
6 刘玉;刘彦随;郭丽英;;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7 刘自强;李静;鲁奇;;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5期
8 张雷;;现代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4期
9 曹淑艳;谢高地;;发展问题驱动下的中国功能区划视角演化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9年04期
10 甄霖;曹淑艳;魏云洁;谢高地;李芬;杨莉;;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筱蕾;论我国绿色农业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2 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吉林省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3 苏飞;张平宇;;辽宁省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4 周宾;陈兴鹏;吴士锋;李杰兰;;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5 毕舒童;李兴佐;赵海勇;李坤;邵蕾;;空心村土壤肥力质量分析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6 黄金川;肖磊;孙贵艳;;县域空间管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7 徐会;孙世群;王晓辉;;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环境政策框架设计[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8 冉红;李松志;冯安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周彬;杨达源;董杰;唐继刚;;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南京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2期
10 王睿;刘青;;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基础[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卫;丰爱平;刘大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基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新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宋国君;宋宇;;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4 汪小兰;;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与功能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学瑞;金晓斌;周寅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项目特征与模式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伟;;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沿海土地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盐城市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蔡运龙;陈睿山;;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龙花楼;邹健;;中国粮食供给安全性时空格局演变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魏宗财;肖荣波;李晓晖;唐勇;;市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指标体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严圣华;;“人地双向调控、空间无缝管制”一种四规合一的县域空间总体规划思路[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旭;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袁磊;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何光汉;区域空间管治下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永胜;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徐莉;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环境建模与制图[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9 宋一淼;主体功能区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玲;安徽省人居硬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戴晓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范树平;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黄丹晨;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湖北区域协调发展[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刘军;湖南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周绪高;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日照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倩;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对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刘倩;新疆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波;金凤君;;综合功能区划的区域实践——以东北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2 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3 李忠武,蔡强国,唐政洪,吴淑安,王宏;精准农业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应用[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4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5 朱传耿;仇方道;马晓冬;王振波;李志江;孟召宜;闫庆武;;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6 方忠权;丁四保;;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规划创新[J];地理科学;2008年04期
7 丁四保;;中国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基础理论问题[J];地理科学;2009年04期
8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J];地理学报;1954年04期
9 邓静中;全国农业现状区划的初步探讨[J];地理学报;1963年04期
10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录仓,程国栋,赵雪雁;内陆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机制——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5年04期
2 侯国林,黄震方,赵志霞;城市商业游憩区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分析[J];人文地理;2002年05期
3 康艳红;;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5期
4 陈晓华;叶庆华;;区域空间整合研究:理论演进与研究内容[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5 韩忠雪;中西方城市社会区空间模式的对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亚滨;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春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7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30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