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
本文关键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地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28卷2013年第4期
些村民跟我说起,现在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耕种和个人的生意。在20世纪90年代,村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接待游客和为他们表演。一“那时,个村民告诉我,我们几乎不回去睡觉。晚等所有的游客都回家了之后,我们不得不顶着月上,
光在地里干活。现在,我们只需要为他们做饭即可,。他们也很享受这种在‘苗家乐’的时光”
随着乡村成为城市游客的休闲娱乐场所,学者许多学者访问对乡村功能的变化有何见解?过去,
称赞了村民们在保护他们的文化遗产、了郎德上寨,
并展示给游客以供他们学习和参观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但是,如今一些贵州的学者也向我表达了他们对郎德上寨的发展模式的失望和忧虑之情。他们认为,郎德上寨和许多其他乡村一样,简单地转变成了“游城市的游乐场。一位贵州的朋友最近告诉我,客再也不对真正的苗文化感兴趣了。他们只是来寻”找乐趣的,只是为了短暂地逃离城市而已。中国乡村正在丧失其提供文化凝聚力的角色,这对于她来对于城市研究学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憾事。但是,
讲,乡村似乎就是应当被赋予这样的角色和意义的;而村民们自己也似乎对赚钱和过上舒适的生活更感兴趣。
许多中国学者十分关心农村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有关农民权利的问题①②。如果没有他们在城市里为农民摇旗呐喊,农民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所以,我无意提出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毫无裨益的论断。事实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明确呼吁中国城市应该回馈农村。这种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关注,亦鉴于很多乡村地区依然在饱受一包括地方官员的贪污腐化、非法强占系列的困扰,
土地、工业污染和一系列其他社会问题。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远非将乡村变身为风景胜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遗产古甚至是激光枪战的游乐场这么简单。一对新迹,
婚夫妇在苗寨拍摄婚纱照,或者是城市游客到乡村来玩一个下午的激光枪战游戏,这些都没有任何的不妥之处。但是,我希望乡村城市化进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他们的周末时间来访问已经空荡荡的、博物馆似的乡村。乡村旅游需要成为一种工具,通过它使得乡村城市化变得更加有意义。而这些意义本身的构建,则应当更多地从本地村民自身的角度出发。
(作者为该系教授,博士;安宁、吴汶佳、王俊、杨蓉、杨茜好译,钱俊希、朱竑校;收稿时间:2013-03-19)
·6·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地方”周尚意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旅游地理学手册》(TheRoutledgeHandbookofTourismGeographies)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地理学对旅游地“地方性”的研究进展很快。近几十年地理(例如“文化转向”、“制度转学中的各种“转向”
),向”导致学者们重新审视关于“地方”的各种讨——我们在旅游学研论③,同时也唤起学者们思考—究中是否正确运用到地方理论,以之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如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
因为曾拜读过著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的若干著作,所以笔者在这里以段义孚的地方概念展开对“地方”的思考。笔者前几年认为,,段义见其《空间与地孚的地方感旨在强调个人的经历,
(SpaceandPlace:ThePerspectiveofExperience)。方》
他的观点是,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产生了感情。这种情感的依恋就是地方感。这种地方感是自己的,不是他人的,因此具有主体性。他人(包括旅游者)来到一地,眼中的地方感与在本地生长起来的人们的地方感截然不同。目前,有许多旅游地理学研究不太强调这种不同,有些研究文章写出了不同,但是浅尝辄止。旅游业的使得一个地方的“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对发展,
话不可回避。有些研究者的调查结论是,旅游者的地方感与本地人的地方感之间存在差异,如果同意段义孚地方具有主体性的观点,这个结论实。有些研究还在这际上是一个无需调查的“公理”
种差异性的基础上外推出新的结论,即由于旅游者没有真正感受到当地人的地方感,所以需要旅旅游区景观设计等方面游景区在旅游解说系统、
强化那些未被游客感知到的地方文化特点。“他者”与“我者”的地方感差异是永恒的。对于旅游者,他们内心预设的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或想象与在旅游目的地看到的地方性一致中的地方性,
ThogersenSS.ReturnoftheChinesepeasant:Farmersand
①
theirintellectualadvocates.[J]Issues&Studies,2003,39(4):230-239.
②
DayA.Theendofthepeasant?NewruralreconstructioninWilsonJ.TheRoutledgeHandbookofTourismGeographies(the
China[J].Boundary2,2008Summer,35(2):49-73.
③
15thEdition)[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12.
本文关键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地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3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