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斯·彭茨.格雷格里·雷迪克,罗伯特·豪厄尔.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year>2011:fpage>1~lpage>6. [2]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Lefebvre given-names>H,The pro" />
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癌症楼》的新文化地理解读

发布时间:2017-01-20 14:04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弗兰克斯·彭茨.格雷格里·雷迪克,罗伯特·豪厄尔.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year>2011:<fpage>1~<lpage>6.

[2]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Lefebvre <given-names>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year>1991. [3]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Foucault <given-names>M.Of other spaces[J].Diacritics,<year>1986,<volume>16(1):<fpage>22-<lpage>27. [4]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Foucault <given-names>M,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M].London:Tavistock,<year>1977. [5]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钱俊希. 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社会理论:米歇尔·福柯与亨利·列斐伏尔[J].人文地理,<year>2013,<volume>28(2):<fpage>45~<lpage>52.

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率先在法语世界崛起的一股学术思潮,亦是欧洲大陆哲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对二元对立的结构进行解构,揭示社会结构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二是认为身份认同不是先验的和僵化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过程中被不断重新定义与再生产的。从这两大基本观点出发,本文对两位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学者米歇尔·福柯与亨利·列斐伏尔的哲学理论进行评述与总结,提示后结构主义对空间科学的意义,认为后结构视角在空间科学之中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空间观之上。

[6]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叶超.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J].人文地理,<year>2012,<volume>27(5):<fpage>1~<lpage>5, 61.

理解空间思想的演变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史角度出发,可将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演变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康德从哲学角度第一次系统地界定地理学为专门的空间科学,抬升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赫特纳-哈特向承袭康德的空间观,将空间科学的抽象规定与方志传统的实际历史结合,把地理学研究对象归约为区域。其后,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想出现了四次重大转向,,分别是空间几何学、人文空间性、激进的空间、空间的生产;它们体现了人文地理学与数学、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紧密关联与交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现代空间思想某种程度上契合康德空间观,但在哲学理念和侧重点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不同空间认识论都有其价值,价值大小也难以评估,所以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身份问题的争论已趋于淡化,这提示了人文地理空间研究可采取多重面向。哲学和其他学科在为人文地理提供依据和工具,使得人文地理学身份陷入迷离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这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

[7]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Jackson <given-names>P,Map of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M].London:Unwin Hyman,<year>1989. [8]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Mitchell <given-names>D,Cultural ge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year>2000. [9]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英)凯·安德森(<name>Kay <given-names>Anderson)<name lang="CN">[等],<name lang="CN">李蕾蕾,<name lang="CN">张景秋译.文化地理学手册英)凯·安德森(Kay Anderson)[等],李蕾蕾,张景秋译.文化地理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year>2009. [10]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Atkinson <given-names>D,Cultural geography: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M].London:I,<year>2005. [1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Zhu <given-names>H, <name>Chen <given-names>X, <name>Qian <given-names>J.Cha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voices from the inside[J].Social&Cultural Geography,<year>2014,<volume>15(3):<fpage>255-<lpage>283.?ai=2il&amp;mi=3icuj5&amp;af=R [12]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李蕾蕾. 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year>2005,<volume>20(2):<fpage>77~<lpage>83.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在“后现代 地理学”之后蓬勃发展起“新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普遍的“空间转向”之后的学术互动产物,它与地 理学以往的知识遗产包括传统的文化地理学既有联系也存在从研究议题、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差别,是走向批评范式的人文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本文立 足丰富庞杂的理论文献,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知识谱系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DOI: 10.3969/j.issn.1003-2398.2005.02.017     

[13]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Zhu <given-names>H, <name>Qian J <given-names>X, <name>Feng <given-names>L.Negotiating place and identity after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J].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year>2011,<volume>12(2):<fpage>143-<lpage>158.

Place identity is a fluid construction that is in a constant dynamics of re-imagination. Changes in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lead individual and groups to re-imagine and rebuild their place-based identity. One major force that causes people's interruption in place identity is the rationalizing spatial process that reduces place into abstract space that is open to re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interruption, reconfirmation and renegotiation of the place-based identity of local residents of the former municipal district of Dongshan, Guangzhou, China, after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ve establishment of Dongshan was cancelled by the Guangzhou municipal authority in 2005. Thirty-six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nd it is found that local Dongshan residents' place identity had generally been enhanced, rather than vitiated, after the 2005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while discourses about interruptions in their place identity fill up their narratives. Although sensing obvious interruption in place-based identity, local Dongshan residents re-imagined the meanings of the place of Dongshan to build up culturally delimited borders that were conditioned by the name Dongshan, and this re-imagined place-based identity results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renegotiation about what the place of Dongshan is and how their identities are connected to the place.

DOI: 10.1080/14649365.2011.545140     

[14]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蔡晓梅,<name lang="CN">刘晨,<name lang="CN">朱竑.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J].地理科学,<year>2013,<volume>33(6):<fpage>710~<lpage>717.

以中山大学校友作为调研对象, 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通过深度访谈和绘制校园意象地图2种方法获取原始资料,援引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性理论,探讨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发现:①大 学具有指示性与评价性怀旧意象,受到大学的客观物质环境、校友不同的个人经历、生活路径、毕业时间和性别等影响;②大学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空间性具有物质 性、权力性和情感性3个维度,即大学的怀旧空间性以物质性为载体,以情感性为主导,同时情感性与权力性彼此冲突与融合,使之成为修复性怀旧空间和反思性怀 旧空间的矛盾统一体。研究验证并补充了以往人文地理学对怀旧及空间研究的相关结论,并对高校校友资源建设和校友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5]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朱竑,<name lang="CN">钱俊希,<name lang="CN">吕旭萍.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J].地理科学,<year>2012,<volume>31(1):<fpage>18~<lpage>24.

身份认同是文化和社会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逐步确定自己在这一社会文化秩序中的个体角色,从而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义。而地方认同则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通过地方的意义来形成对个人或社会群体文化与身份的认同。以地方与身份认同作为主要的研究维度,将广州独特的“艺术村”小洲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空间演变背景下,本地村民与艺术家这两类具有不同文化倾向的社会群体基于地方的身份认同,探索艺术家与村民之间在认同上的冲突、断裂与融合。研究剖析了小洲村艺术家及原村民在社区演变的过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形成与变迁的情况,并分析其认同构建的原因和特征。研究的结果显示,小洲村的本地村民与艺术家的地方认同感在本质上看还处在一个消极的割裂与断层的状态,两个社会群体对于地方意义的感知与认同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互动与融合。

[16]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叶超,<name lang="CN">赵媛.新文化地理及其通俗化路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year>2014,<volume>30(2):<fpage>107~<lpage>110.

新文化地理探询文化地理现象的 多重意义,侧重于理论和哲学思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新文化地理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新文化地理理论往往抽象晦涩,使得中国文化地理研究和教 学中新文化地理内容偏少,因而新文化地理的通俗化变得尤为重要。该文紧扣文化的核心词汇价值观,将之与空间、景观、地方、环境等地理概念紧密联系,通过典 型案例剖析社会问题,引导研究者逐渐入门并产生兴趣。

DOI: 10.7702/dlydlxxkx20140222     

[17]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叶超,<name lang="CN">柴彦威.城市空间的生产方法论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year>2011,<volume>18(12):<fpage>86~<lpage>89.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 城市学派的核心概念。哈维在发扬"空间的生产"理论并将其用于城市问题研究上具有代表性。其城市空间分析的方法论特点有三:立足于自身问题;自由和富有批 判性;阶级分析和文艺分析相结合。国内案例研究反映出微观与宏观、时间与空间尺度结合的重要性。

DOI: 10.3969/j.issn.1006-3862.2011.12.016     

[18]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曹诗图,<name lang="CN">孙天胜,<name lang="CN">田维瑞.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J].人文地理,<year>2003,<volume>18(3):<fpage>82~<lpage>86.

本文从文学地理的角度阐明了中国文学的地区差异与地域特色,分析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多层次关系及环境作用机理,并对文学与地理结合的“环境文学”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文学在地理分布上有着南北之分、东西之异、地域之别.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及其地域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文学作品创作内容和作者创作灵感的诱发的影响,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对文学流派及其地域文学人才的形成以及文学中心分布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作为生活条件塑造着作家的文化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间接影响文学作品风格是环境影响文学的主要机理.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生态等科学结合,是21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

DOI: 10.3969/j.issn.1003-2398.2003.03.018     

[19]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梁璐. 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year>2008,<volume>28(1):<fpage>100~<lpage>106.

文学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 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文学地域差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学发展程度和文学风格的差异。 陕西文学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不平衡,其中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以及交通要道、文化交流较多的地区多是文学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自然景观的单调与 繁复除直接影响着文风的质朴与瑰丽外,更多的通过在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有着独特区域特点的经济类型、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民风民性等方面曲折地影 响着文学家,进而影响其风格。文学的这种空间分异性使文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8.01.018     

[20]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陶礼天. 略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year>2012:<fpage>269~<lpage>271. [2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朱竑,<name lang="CN">钱俊希,<name lang="CN">封丹.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year>2010,<volume>29(6):<fpage>643~<lpage>648.

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朝向新人文地理学转型,地理学者对于空间的探求逐步从对经济、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物理性的空间分析,转向对于空间自身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空间的概念逐步被文本化,进而成为地理学学者分析的本底材料。空间被定义为社会、文化以及政治过程的反映。对于空间的分析即可以揭示出深刻的社会过程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演变。本文通过对空间意义与象征性概念的解释,介绍空间意义与象征性,并通过对西方学者实际案例的介绍,进一步理清空间意义与象征性的研究内容以及对于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DOI: 10.11820/dlkxjz.2010.06.001     

[22]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王兴中,<name lang="CN">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year>2007,<volume>22(3):<fpage>1~<lpage>6, 11.

欧美发达国家现代人文地理学研 究的方法论已成系统。本文以国外文献与著名人文地理学者论点为依据,以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与衍生的研究方法论为基础,探讨了方法论与衍生的研究方法与 其拓展的研究领域及其动力关系,追索并总结出前沿研究与研究流派脉络,以及探讨不同流派不断延伸的具体研究内容。

[23]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郭辉.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J].学术论坛,<year>2012,<volume>35(7):<fpage>185~<lpage>188, 204.

空间认识论是文学空间的必要前提和深层结构,历观文学对空间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空间认识范式的变化,文学空间经历了从静态物理空间到精神心理空间再到当下 动态多元空间的历程.在当代空间转向语境下,重审文学与空间认识论的历时关系,从社会文化语境理解文学,再现文学空间,并见出文学与文化之复杂关联,对深 化文学空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文学空间理论构建中,必须避免将“文学空间”缩减为“文本再现空间”以及忽视文本审美纬度而一味趋向大文化研究等研 究取向,多元性、开放性、异质性等必将成为文学空间理论必然的文学空间观.

DOI: 10.3969/j.issn.1004-4434.2012.07.038     

[24]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上册) [M].北京:群众出版社,<year>1982. [25]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re Solzhenitsyn),姜明河译.癌症楼[M].南京:译林出版社,<year>2007:<fpage>2~<lpage>580. [26]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季明举. 索尔仁尼琴与俄罗斯文学传统[J].外国文学动态,<year>2001,(3):<fpage>16~<lpage>20.

正 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索尔仁尼琴(1918—)以其悲剧性的传奇经历和极具轰动性、挑战性的社会小说而享有盛誉。他因此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他却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而是“普罗米修斯式”的殉道者。这不仅因为他在十一年备受磨难的监禁和流放,二十年寄人篱下的流亡岁月里表现

[27]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法)雅克·德里达(<name>Jacques <given-names>Derrida),<name lang="CN">张宁译.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year>2001. [28]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英)迈克·克朗(<name>Mike <given-names>Crang).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year>2003:<fpage>61~<lpage>62. [29]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陈蕴茜. 作为现代性象征的中山公园[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year>2010:<fpage>140~<lpage>162. [30]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法)米歇尔·福柯(<name>Michel <given-names>Foucault),<name lang="CN">刘北成,<name lang="CN">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郑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year>1999:<volume>224. [3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殷曼楟. 缝隙空间与都市中的社会认同危机[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year>2010:<fpage>111~<lpage>116. [32]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童强. 权力、资本与缝隙空间[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year>2010:<fpage>93~<lpage>110. [33]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汪行福. 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year>2009,(3):<fpage>11~<lpage>16.

本文以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的阐述和批判为核心,讨论了三个问题:一 是以当代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空间理论转向为核心,分析和比较了福柯的空间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二是以异托邦概念为核心,阐述了福柯空间思想的两 个方面,即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政治思考方式的变革;三是从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批判了福柯的异托邦理论,指出了它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这一理论只有接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内核和重新进入乌托邦思想的语境,才能克服其片面性.

[1] 褚艳玲,宫之光,杨忠振. 21世纪以来中国航空货运空间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35-341.

[2] 崔大树,张晓亚.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效率测度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93-400.

[3] 杜志威,吕拉昌,黄茹.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空间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21-327.

[4] 孙斌栋,李琬. 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市域数据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28-334.

[5] 朱媛媛,曾菊新,韩勇,罗翔. 城乡文化信息流时空整合的理论体系构建[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42-351.

[6] 韩卢敏,陆林,杨兴柱. 安徽省旅游政策变迁及其空间 n.响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 431-438.

[7] 朱麟奇,李秋雨,刘继生.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时空差异性及空间布局[J]. 地理科学, 2016, 36(3): 424-430.

[8]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王洋, 张怡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J]. 地理科学, 2016, 36(2): 170-179.

[9] 韩楠, 于维洋. 中国工业废气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2): 196-203.

[10] 张小英, 巫细波. 广州购物中心时空演变及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2): 231-238.

[11] 周霓, 熊爱华. 基于面板数据的旅游经济效应空间分异及优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16, 36(2): 289-295.

[12] 郑文升, 姜玉培, 卓蓉蓉, 闰记影, 王晓芳. 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6, 36(2): 265-273.

[13] 申庆喜, 李诚固, 马佐澎, 周国磊, 胡述聚. 基于服务空间视角的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扩展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2): 274-282.

[14] 毛广雄, 钱肖颖, 曹蕾, 刘传明. 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路径及机理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1): 72-80.

[15] 王建康, 谷国锋, 姚丽, 陈园园.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J]. 地理科学, 2016, 36(1): 63-71.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38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