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村干部角色类型和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3:48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到来,村干部的角色定位不断发生变化,其行为动力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建国以后农村制度变迁和村干部角色转变入手,指出在现行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下,村干部并没有像政策设计的那样成为政府和村民的“双重代理人”,去致力于实现地区发展和维护村民利益,而是成为站在自身立场,摇摆于政府与村民之间,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摇摆人”。文章对村干部角色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村干部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随后以Y县村干部为例,对影响村干部动力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村干部是以自身注重的收益为标准,根据乡、村两级对该资源的掌握情况,综合考虑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来决定具体的村务管理行为,并形成长期的角色类型。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需求,提出激发村干部动力的对策,认为村干部的利益空间只有在基层政府利益与村民利益发生冲突时才可能存在,为扭转村干部角色偏差,应在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和提升村民组织程度方面共同着力,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22.6;D262.3
本文编号:2617408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22.6;D2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姜方炳;;对“80后”一代角色偏差问题的体认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6期
2 王黎黎;;地方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偏差与归位[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4期
3 吴江;;大学生角色偏差与法治人格培养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3期
4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辉;基层村干部角色类型和动力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周杨平;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7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1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