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文化认同的历史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4:15
【摘要】:长久以来,农村文化被贴上了落后、野蛮、迷信的标签而理所当然地受到现代化价值导向的改造,同样农民文化价值认同也必须与传统的文化根基决裂,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和农民的心理世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传统文化所出现的现代化困境更引起了人们对文化转型所带来的阵痛的深深担忧,农民文化价值迷失、道德滑坡、信仰虚无等几乎成了人们对农村的整体印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农民文化认同的偏离使得政界和学界重新审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尊重农民作为文化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农村传统的文化价值因子已成为普遍共识。新世纪以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引导农村内生性的文化要素,均衡城乡文化资源,调动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在缓和乡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紧张局面的同时也强化了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本文以历史的角度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急剧变动背景下农民文化认同的变迁历程,在“农民-国家”二维关系视角下探讨了随着党和国家在农村权力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价值观塑造的文化互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来,随着激进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活动的消弱,农民在共享的文化记忆和传统文化秩序作用下兴起了以内生性为特征的传统文化认同回溯,传统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载体得以重现,塑造了农民文化价值认同;然后随着农村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城乡之间的交往频繁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农民文化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逐渐形成多元文化和多元主体交织的以融合性为特征的多元文化认同;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调整农村整体政策,强调了城乡文化协同发展,从实体性文化嵌入、规范性文化嵌入和信仰性文化嵌入强化对农民文化认同的整合塑造。因此,本文按照这样的农民文化认同发展逻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为二、三、四章,分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确立和城乡一体化三个历史分期从背景、过程、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来论述农民文化认同的变迁过程;第三部分是结尾的五、六章,从农民文化认同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多元性与主流性、自发性与自觉性三个角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认同的基本经验,提出要立足于农民与国家、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的二维关系中强化对农民文化认同的整合塑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最后再次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4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盛开;季卫斌;;从团太寺的重建解析农民文化的诉求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李玮;;乡村建设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以湘黔桂三省坡下上岩坪寨为例[J];民族论坛;2015年12期

3 曾晓林;钟俊昆;;乡村民间仪式中的文化体现与价值认同——以龙南东水村赖氏始址祖祠重光仪式为中心[J];农业考古;2015年06期

4 杨松芳;蒋天平;;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韩鹏云;;村庄价值世界嬗变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向[J];学术探索;2015年02期

6 马天驰;聂家华;;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基于“场域—惯习”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01期

7 刘钊;;城市化视域中的乡土文明:冲突与整合[J];前沿;2015年01期

8 张良;;乡村公共性解体与基督教文化发展[J];人文杂志;2014年03期

9 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10 周军;田克勤;;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引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71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1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9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