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促进闽台青年深入交流的机制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4:26
【摘要】:青年是建构未来两岸关系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引领未来两岸关系走向的影响者与参与者。福建地处海峡西岸,面对台澎金马,毗邻港澳,在两岸青年交流中具有独特优势。2009年中央下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来,福建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和中央赋予的对台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在促进闽台青年深入交流交往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能够保持交流态势、促进合作发展的工作机制。论文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综合采取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闽台青年交流的独特优势出发,分析了闽台青年交流中面临的考验和闽台青年交流机制建设中的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通过加强前瞻性研究、制定中长期规划、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协作机制、设立议事机构、深化合作机制等措施,加强促进闽台青年深入交流的机制建设,旨在实现闽台青年持续深入交流合作。论文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闽台青年交流机制建设的实效性、整体性、连贯性,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闽台青年交流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18;D4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俊萍;;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创新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J];报刊荟萃;2017年08期

2 孙雯雯;王大江;闫志利;;浅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建设[J];科学中国人;2017年24期

3 向健;;“一站三联”强化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J];长江丛刊;2017年30期

4 王玮;;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的积极意义[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年03期

5 宓建毅;;推进平安安徽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3期

6 刘赛英;;强机制建设防范金融职务犯罪[J];金融经济;2011年10期

7 张建伟;王光明;;机制建设:“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矛盾的化解——以天津市交流轮岗教师调查为依据[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8 魏勇;李业文;李颖;刘磊;;山东省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机制建设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5年02期

9 梁荣波;;完善铁路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年04期

10 丛晓芳;;以机制建设助推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的实施[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姜自清;;基于我国当前条件下的应急救援机制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牛兰山;;突破控制难点 狠抓责任落实 靠机制建设推进机车节能降耗工作[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张旭龙;;浅谈构建和谐垦区与当代青年的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4 戴桂麟;高耀松;张娟;徐美娜;;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上海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5 胡娣珍;何坤;邓瑾;胡柏;;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建议[A];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新发;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理论及机制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耀斌;促进闽台青年深入交流的机制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金娥;基于“人才观”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张惠敏;我国人大代表代表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刘薇;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轨迹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尹贞珍;企业主导的农村城镇化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张大江;本溪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应远闻;浙江财政支农比较分析及机制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周子钰;爵士钢琴艺术对我国高校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井宝;论民主行政中的公民参与[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黄天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实证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0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20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