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城中村治理中居民利益的分化与联结

发布时间:2020-07-18 02:57
【摘要】:当今社会城市化飞速发展,“城中村”现象在我国特殊的二元城乡体制中产生,至今在全国各地已经非常普遍,城中村的主要问题——违法建设的实质是一种对空间违法占用的行动,其所占用的空间绝非物质意义上的中性空间,而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也是各元素进行权力博弈的舞台,各参与博弈的政治元素以居民为例,出现了明显的利益分化。城中村问题作为研究研究社会治理的一种常态化典型现象,对其治理过程中的观察和反思已经逐渐从原有的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转变,即转向于研究村中居民个体的权利诉求与实现诉求的能力、方式及参与程度。细分居民类型,厘清这片生存空间里不同类型居民多维的利益格局及其空间诉求,探本穷源,寻找城中村违法建设的形成机制和行动逻辑,使得居民的利益重新联结以得到满足,从而形成有效治理,是本文关键的理论焦点和学术旨趣。本文以苏州市姑苏区的典型城中村——城湾村为例,运用行政学、社会学、空间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引入“嵌入式利益相关者”和“是否拥有本地户籍”两个变量,将城中村的居民分为“原住型”、“村精英型”、“移民型”和“漂流型”四种类型。然后,从经济、政治、生存(活)与社会交往的维度上对这四类人群的空间利益格局进行分析。由此,该四类居民根据其不同的利益格局采用了不同的博弈策略和行动逻辑:分别为“弱者武器”的周旋模式(原住型居民),“隐藏文本”的摇摆模式(村精英型居民),“集体行动”的结盟模式(移民型居民),“自我放弃”的游离模式(漂流型居民)。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城中村各类人群和谐共处的角度出发,提出需要加强城中村居民的经济共享、文化融合、社会参与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22.6
【图文】:

技术路线图,城中村,居民,政治权利


图 1.技术路线图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它主要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城中村居民空间政治权利分化等概念进行阐释,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了概述。第二部分以苏州市城湾村为例,引入“嵌入式利益相关者”和“是否拥有本地户籍”两个变量将城中村的居民分为“原住型”、“村精英型”、“移民型”和“漂流型”四种类型。第三部分就这四种类型居民的具体利益格局进行探讨,从经济、政治、生存(活)与社会交往的维度解析城中村治理中问题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四类居民各自的利益格局对其在城中村中进行博弈的行动逻辑进行分析,这种身份、机会和结构的差异如何影响城中村居民空间政治权利博弈中

拆迁安置,城市社区,商品房,村民


村治理中居民利益的分化与联结 1.引1(2017 年底),户籍人口近千人,本地村民以中老年人为主,外来租客多为年,其中外来人口中长期居住和短期暂住的人口数量大致相同。本地村民除务商外,收取房租也是其收入的重要形式,租金虽然低廉,但由于流动人口数量,也可以支撑一部分本地村民基本的生活需要,使他们不必参与生产,成为“收租阶级”①。流动人口主要分为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和在村内经营的小商贩商贩主要提供百货、水果、理发、休闲等服务,服务对象即为村民和周边社区。

城中村,居民,社区青少年,物质经济


城中村居民的利益保障与联结机制 城中村治理中居民利益的分化度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地方政府的独立地位,使其具有了强烈追求快速增长的动力,需承担向本地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维护等职责。在村自治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这样的模式,给予其更多间,将村庄精英形成的“村公司”引导变为能够提供公共服务的民办(非位,一方面可以弥补政府资金不足,提供一部分的公共服务,完成从村到渡;另一方面在营利的同时可以提供岗位,缓解失业问题,形成小型的“生态。这要求对原有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并透明化管理,让少部分人中饱产成为城湾村空间发展的共享资源。在政府与基层社会组织之间,治理应注重效率,通过优惠政策的支持,要少其发展限制,增强其经营活力,促进创新发展;在政府与城中村居民之公平,通过加大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实集体资源的生产与共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深圳市社科院课题组;;深圳城中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二)[J];南方论丛;2004年04期

2 孙林;;城中村快速改造政策的反思——来自H区的调查[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1年00期

3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深圳城中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J];南方论丛;2004年03期

4 仲岩;;城中村居民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5 张俊挺;;城中村的问题、成因及规划管理对策[J];智能城市;2018年12期

6 李倩;许晓东;;城中村改造研究热点及趋势[J];城市问题;2018年08期

7 姚哲豪;邓宇霄;;生活与城市的博弈——杭州骆家庄城中村改造策略探析[J];城市住宅;2017年09期

8 肖雪;;浅析城中村开放空间的活力重塑——以武汉市风光村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24期

9 江豪;;广州市城中村“微改造”方式初探——以白云区安全隐患整治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12期

10 张希翠;;小城镇城中村与大城市城中村成因及演进比较[J];城市地理;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朱滢;;存在抑或消亡,城中村应走向何方?——对城中村问题的再认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2 耿富明;;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以长治市城中村改造为例[A];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第十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7年

3 徐厅;和艳;;从激进到渐进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基于昆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再反思[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7年

4 张彬;王富海;吴哲;曾祥坤;;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中村价值再认识——以深圳市城中村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8年

5 郑文含;;从隐形市场走向显化——城中村问题的经济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民钦;高辉娜;周素红;;我国城中村改造及相关研究评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畅;张启瑞;胡笳;;“城市修补”导向下的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以景德镇城中村更新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8年

8 李嘉成;;基于学生化现象的城中村发展模式探究——以广州东莞庄南街村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8年

9 孙若曦;谈振;李劭杰;陈忠良;;基于多元利益分享的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探索——以厦门市蔡塘社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8年

10 胡雪倩;谢亚;吴迪;;城中村土地粗放利用解析与集约化利用对策[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世昕 李洁茹;城中村涅i肹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任晓明;“五项整治”让龙城天更蓝[N];太原日报;2017年

3 记者 黄鸿华;加强城中村整治 为全市创文作示范[N];汕头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张伟 郭倩茹 梁丽琼;太原城中村问题触目惊心[N];山西青年报;2015年

5 西江日报记者 刘亮 实习生 岑龙基 黄有剑 徐玉君;城中村问题解决路径初探[N];西江日报;2015年

6 首席记者 贾薇;城中村村民登堂入“市”[N];昆明日报;2009年

7 梁新民;城中村改造:惠及当代 利在千秋[N];太原日报;2009年

8 深圳记者 刘晓云 任东良 孙向东;挖潜城中村 盘活存量地[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李定;昆明扩城待解城中村顽症[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部主笔 沈谷鸣;城中村问题 不可轻言大话[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永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2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周新宏;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剑青;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厉基巍;北京城中村整治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鹏程;城中村治理中居民利益的分化与联结[D];苏州大学;2018年

2 张金霞;兰州城中村空间改造模式及策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3 赵羚含;深圳市城中村居民通勤距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张亚琼;广州市城中村语言景观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5 袁君;中国“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何;南宁市城中村集体经济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7 钱卉;常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更新模式及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

8 刘晓;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原璐璐;城中村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

10 温可;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0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60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