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关于提高农民工素质来应对微时代挑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7-18 13:4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许多新兴媒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多以“微”命名的新事物不断出现,共同推动了“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对人们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工作为我国二元结构体制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阶段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在思想观念、文化水平、职业技能、精神生活、道德文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这几个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微时代”的发展。在微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民工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形势下,“微时代”的出现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关于提高农民工素质来应对“微时代”挑战的思考这一问题,通过六个部分来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对研究的背景进行具体阐述,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尝试,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对“微时代”和农民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三部分,通过收集整理资料总结了在“微时代”背景下农民工素质存在的问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文化水平相对偏低;职业技能相对欠缺;精神生活相对匮乏;道德文明有待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亟需加强。第四部分分别对这六个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部分,分析了“微时代”给农民工带来的挑战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必要性:巩固新时期工农联盟的需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提高我国产业工人素质的需要。第六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农民工道德文明;提升农民工自我认知,改善城市社会认同。结合“微时代”这一背景进行农民工素质的提升研究,能够切实帮助农民工群体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更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哲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深化“农民工”与“微时代”的研究,从新的视角切入研究,能够为推进农民工素质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社会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农民工素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贯彻以人为本,提高农民工素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2 杨克胜;;论农民工素质[J];世界农业;2007年09期

3 赵德全;;提升农民工素质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中国工运;2008年02期

4 代振华;周杏梅;;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宛晓芳;;提高农民工素质 夯实维权之基石[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房秀娟;;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工素质培养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7 田庆国;;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J];河北煤炭;2011年04期

8 张旭东;康丽滢;魏沧波;;城市融入视角下的青年农民工素质培育[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张联英;李宇卫;卢珂;;关于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16期

10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总工会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J];山东政报;2006年2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洪光;山东构建农民工素质教育推进体系[N];农民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薇;农民工素质教育将走进工厂社区[N];深圳商报;2007年

3 陈志强;中国中铁在沪开展“农民工素质工程”[N];建筑时报;2007年

4 赵德全;提升农民工素质 构建城乡一元社会[N];青岛日报;2008年

5 记者 宋志勇;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在康开班[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6 记者 赵翔 通讯员 张钱松;技能培训提升万名农民工素质[N];工人日报;2009年

7 王连鹏;努力提升农民工素质[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8 记者 丛民;山东提出农民工素质教育明确目标[N];工人日报;2006年

9 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徐珊珊;武汉启动“农民工素质提升计划”[N];经济日报;2006年

10 杨志勇;西安多措并举强化农民工素质培训[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佳琪;工人阶级先进性视域下农民工素质提高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2 方文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素质提升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3 李亚琴;关于提高农民工素质来应对微时代挑战的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0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60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