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主体间利益博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7:36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既需要加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作,同时也需要农村自我发展体制机制的调整优化。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不仅可以充分集聚农村公共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也可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而充实乡村治理体制。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项制度、相关政策和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调和问题。具体看来,不仅包括农民土地权益、住房权益的有效维护,而且还涉及到政府对乡村发展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多种博弈问题。文章选择研究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主体间博弈问题,拟通过研究博弈机理、剖析具体案例和归纳问题困境,而后结合当地实际工作需求,为充分维护多方主体的利益和推进集中居住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构建具有龙泉驿区特色的多方共赢博弈对策。通过理论基础梳理和博弈机理分析,更加清晰地指明文章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在政府政策宣导和农民认知有限的背景下,面对集中居住动议、实践工作,农民等主体必然会进行讨价还价,形成非常典型的博弈现象。基于既有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以博弈论为切入视角,而后再结合“智猪博弈”模型和准“囚徒困境”模型,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工作进行审视,总结归纳了多元主体博弈平台不成熟、信息不对称缺乏良好环境、地位不平等难以公平对话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发展等具体博弈困境。最后,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并对多元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适度规制,文章尝试提出一种多方共赢、多元参与的博弈对策,主要通过构建博弈协商平台、畅通博弈信息传递、重塑平等博弈地位和完善博弈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22.6
【图文】:

技术路线图,困境,政策目标,绪论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出现的博弈结果,深入剖析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提出具有合理性的建议打下基础。第六章主要是针对第五章所归纳总结出的困境,深入剖析原因,从而提出构建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博弈对策,以期实现博弈均衡,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绪论

博弈主体,农民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博弈过程中,博弈主体、博弈模型和博弈策略分别是整个博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机理构成,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博弈过程。在此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中,主要涉及了基层政府、村级治理组织和农民主体三个主体,运用“智猪博弈”和准“囚徒博弈”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他们在博弈中可能采取的博弈策略。3.1 博弈主体当前,在政治经济都有了飞速发展,乡村中各参与者也在各自利益诉求的驱使下,不断分化成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博弈,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就目前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基层政府、村级治理组织和农民主体三大博弈主体,而其中农民可以分为精英农民和普通农民两种情况。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我们主要就需要处理以政府、村级治理组织和农民主体为代表的博弈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图 3-1 所示)。

流程图,流程图,心理预期,基层政府


利益严重受损或者双方利益达成一致而选择结束博弈(如图 3-理组织和农民自身共同组成了被集中对象,对于集中居住被集中别对项目有一个自身的心理预期 P 与 E,心理预期与其后期的要的关系,被集中对象的要价 C 不得高于基层政府的心理预期 E,不得低于被集中对象的心理预期 P,否则都会迅速结束博弈。在双方分别给出各自的要价和出价,并对该价格进行博弈,给出相一方进行妥协和接受,该博弈结束形成集中居住;当双方未能达续,再一次要价和出价,进行重复博弈。经过多次博弈后一定会次有限次重复博弈,结束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第一,双方达成住,二者分别获得各自利益;第二,基层政府的出价 En 低于被 P,被集中对象利益严重受损,放弃集中居住,保持原样;第三Cn高于基层政府的心理预期E,政府不愿出更多的成本去实现集中居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亚楠;陈利根;郁晓非;;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年02期

2 魏程琳;史源渊;;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类型、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P县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4 郭细卿;贺东航;;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和行动逻辑——基于K村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02期

5 孔艳芳;张海鹏;贾庆英;;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26个乡镇的调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杨成;;公众参与:农民集中居住良性推进之程序保障[J];河北法学;2014年11期

7 杨华;;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主体与策略——基于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柳建文;孙梦欣;;农村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治理——基于冲突过程和典型案例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9 施从美;宋虎;;“缠闹政治”:征地拆迁中官民互动与博弈的现实图景——兼论枢纽型乡村治理结构的构建[J];江汉论坛;2014年04期

10 范德种;;土地整治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探讨[J];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勇;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黄贻芳;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范德;城市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及其实践[D];上海大学;2013年

4 林沧海;双重委托代理下物流金融服务创新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主;安徽省农民集中居住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2 钱向科;涟水县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实践及完善[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3 艾成龙;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实施中的地方政府与农民[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书人;农村征地拆迁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5 赵晓雯;成都市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骆聘三;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与政府的博弈策略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7 徐霞;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冲突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8 万璐;城市化与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和行为分析[D];河南大学;2014年

9 王营;征地过程中农民与政府的博弈及相关心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洁;破解征地拆迁博弈的“囚徒”困境[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5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75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