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黄土丘陵矿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5:04
【摘要】:农村居民点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它不仅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农村居民点规划缺乏合理的科学引导,造成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随意性,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的快速发展。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进行时序研究,是新形势下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的理论需求。因此,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长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研究:(1)对国内外农村居民点整理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与回顾,探讨不同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的侧重点,明晰本文的研究起点;(2)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分析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分析影响整理时序的因素:(3)构建了一套基于农村居民点可行性——迫切性的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指标体系;(4)在进行农村居民点可行性和迫切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模型对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进行研究。本文可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可行性——迫切性框架模型的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时序指标体系,较为全面而且有针对性,有助于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进行分析。(2)将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可行性分为高度可行、中度可行、低度可行三个等级。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粮食单产量、人均居民点面积、农村人均纯收入、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坡度、农民整理意愿、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3)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迫切性分为高度迫切、中度迫切、低度迫切三个等级。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采煤损毁程度、距水源距离、斑块分维数、斑块破碎度、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距主干道距离、平均斑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及距中心城镇距离。(4)在进行农村居民点可行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通过时间管理优先矩阵的方法将两种评价模型进行耦合,对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进行时序分区,为今后在研究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惠;孙玉杰;龚敏飞;;基于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14期

2 张延军;李淑杰;程辉;李月芬;周磊;;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3 孙宇杰;张宇辰;李鹏;费铮;;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8期

4 梅状;付保红;陈亚军;;陇川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8年05期

5 李换换;宋伟;陈百明;张艳;;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化模拟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01期

6 吴九兴;;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进展及评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03期

7 罗志军;赵越;李雅婷;林晓霞;宋聚;袁豪;;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年04期

8 佟艳;牛海鹏;樊良新;;不同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9 李换换;宋伟;张艳;;农村居民点演化数据制备综述[J];资源科学;2019年04期

10 曲衍波;魏淑文;商冉;郑捷;;基于“点-面”特征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识别[J];资源科学;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宇杰;;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孙宇杰;;江苏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3 曲衍波;高宇;;顾及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空配置研究[A];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16年

4 邱实;彭振;孙雅琴;;湖南革命老区新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对策——以开慧村为例[A];2015年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5 周洋岑;徐杰;;农业转型下山地新型农村居民点集聚模式研究——以宜昌市龙泉镇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6 李冬梅;王冬艳;;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整治[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7 王新盼;姜广辉;何新;;农村居民点等级体系与空间布局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8 郭永龙;刘友兆;;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修编内涵及协调机制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9 陈亚婷;张超;杨建宇;王聪;沈力宏;朱德海;田玉福;;我国东南沿海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张霞;;重庆市喀斯特槽谷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与地貌因子的关系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庆伍;我市增减挂钩节余指标 省域内转让使用试点工作成效显著[N];宿迁日报;2016年

2 向杰;保护耕地要有战略性[N];科技日报;2004年

3 郑力;泽普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步伐[N];中国建设报;2002年

4 记者 汤小俊;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建议治治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程伟虹;农村居民点规划控源截污近尾声[N];江阴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相玉梅;灌南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管理[N];连云港日报;2011年

7 见习记者 王志冕 李智群 整理;统筹规划,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N];德州日报;2013年

8 王军 滕庆海;句容八成农村居民点通上客运班车[N];镇江日报;2010年

9 许孝平;新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通过评审[N];芜湖日报;2010年

10 秦路;地大教授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枫;基于机器学习评价与功能分区导向的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高阳;基于结构与功能演变规律的农村居民点更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3 张佰林;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刘洋;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郑辛煜;农村居民点遥感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李敬峰;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刘建生;农村居民点整治之模式识别、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李玉华;重庆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马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君;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黄土丘陵矿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代雍楣;村庄压煤山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3 史晓磊;基于引力模型的青冈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赵雅倩;兰西县农村居民点与宅基地双层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5 隋虹均;黑龙江垦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影响机制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6 阿地来·阿地力;基于GIS的疏附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7 巴清虎;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和田县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8 张f惕

本文编号:278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85726.html

上一篇:加纳政党政治史研究  
下一篇:海南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