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2:37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目标,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如何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顺利过渡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代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成绩斐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新聚焦“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全党全社会始终从地位和作用上关注青年、教育和培养上关心青年、本质和作用上关爱青年,继而从政治上代表青年、阶级上赢得青年、发展中依靠青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使时代新人从历史使命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任务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方向上瞄准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青年思想和中西方文化中青年思想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构建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指引当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逻辑起点,展开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性的深入剖析,筑牢正确认识青年、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四梁八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进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准确界定青年、青年观相关概念,明确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青年观所具有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功能;借助文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书信、讲话和著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归纳、总结、提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立足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系统梳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科学总结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机制中的“不变”与“变化”。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邓小平青年观、江泽民青年观、胡锦涛青年观、邓小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等构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青年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青年本质、特征、作用、教育、成才、就业、组织建设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在内容结构、逻辑结构和理论层次上具有显著的逻辑关联。第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内在基本特性,在塑造和培养青年中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的基本特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特性与实践特性的统一。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从实践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洪彬;;习近平青年观的五重新境界[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毛俊;;列宁青年观的理论向度论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毛俊;;论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02期

4 毛俊;;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研究述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年03期

5 汤苍松;;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观[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9期

6 胡涵锦;;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有关青年重要论述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09期

7 曾明虎;;略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及其实现[J];人民论坛;2012年29期

8 曾锐;;青年工作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9期

9 陈志;;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指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10 李伟雄;李杨;王颢;;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年

2 贺军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中国青年发展事业[N];中国青年报;2018年

3 ;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N];人民日报;2018年

4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N];中国青年报;2018年

5 王沪宁;;乘新时代东风 放飞青春梦想[N];人民日报;2018年

6 周磊;魏铼;周绍东;李沁柯;;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N];湖北日报;2018年

7 刘涛;;新时代呼唤蓬勃的青年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7年

8 顾海良;;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N];北京日报;2017年

9 ;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N];光明日报;2017年

10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立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毕研田;习近平青年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徐丹丹;斯大林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任洁;胡锦涛的青年观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慧;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青年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马天平;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蒋勇;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新;毛泽东青年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华敏;江泽民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泽文;邓小平青年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8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8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