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乡村论坛”协商治理模式研究
【学位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42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研究方法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 研究方法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二、协商治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 相关概念
1. 治理
2. 协商治理
3. 乡村协商治理
(二) 相关理论
1. 公共选择理论
2. 政府失灵
三、我国现代乡村治理的主要模式
(一) 人民公社管理模式
(二) 乡政村治模式
1. 乡村精英治理模式
2. 乡村协商治理模式
四、我国乡村协商治理主要模式典型案例
(一) 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
(二) 河南邓州“4+2”
(三) 山东坊子区“一约三会”
五、五指山市“乡村论坛”协商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一) 五指山市、水满乡及新村情况简介
(二) “乡村论坛”治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三) “乡村论坛”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及主要做法
1. 运行机制
2. 主要做法
(四) “乡村论坛”治理模式的评价
1. 主要成效
2. 局限性
六、推进五指山市“乡村论坛”协商治理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一) 提高议题的针对性,保证议题的质量
1. 明确议题的提出主体
2. 明确议题的范围
(二) 规范调研取证工作,提高商议决策的科学性
1. 明确调研的主体
2. 明确调研时限和调研需形成的材料
(三) 制定科学的议事规则,重视反馈评议结果的运用
1. 建立详细的议事规则
2. 规范决议的实施
3. 重视反馈评议
(四) 引入考核监督等制度机制,保障“乡村论坛”规范运行
1.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2. 建立执行保障机制
3. 引入监督机制
(五) 提高村民能力素质,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热情
1. 有重点地提高村民素质
2.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乡村论坛”议事规则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永保;杨弘;;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理论探讨;2013年06期
2 胡象明;;协商治理: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学术界;2013年09期
3 刘祖云;孔德斌;;乡村软治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王浦劬;;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张敏;;协商治理:一个成长中的新公共治理范式[J];江海学刊;2012年05期
6 戴宝;;协商民主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2年22期
7 刘安;;协商共治:建构农村基层治理的制度性合作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朱健楠;朱启臻;;在农村民主管理中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基于对河南邓州“4+2”工作法的考察[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建华;林丽慧;;协商民主视角下的议事程序[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10 黄俊尧;;协商民主与基层实践:对“民主恳谈”模式的再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柴丽;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林;村级自治中的“一约三会”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郭志婷;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杨生利;协商民主与中国乡村治理的路径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胡永保;中国乡村协商治理机制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伟景;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及发展趋势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4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83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