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衡东县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01:00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为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意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农村的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基层实践锻炼是培养储备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村官计划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地区人们的关注。在实施这项计划的过程中已产生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但同时,村官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现有的激励管理问题更需要完善。激励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大学生村官的激励管理也是大学生村官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挖掘大学生村官的潜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应该梳理和分析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运用双因素理论,找出保健和激励因素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相关概念的界定着手,以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内涵为基础,分析了双因素理论对大学生村官激励的启示。然后对衡东县大学生村官的满意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衡阳市衡东县大学生村官的激励现状和问题所在,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以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惠为原则,以创新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为基础,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统筹各种激励制度与方法的运用,提出改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使大学生村村官的激励管理不断得到动态调整和完善,促使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期、有效的运行和发展。
【学位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422.6
【部分图文】:

剖面图,剖面图,农村,本科大学


图3-1?L工作适应剖面图??Figure3-1?L’?s?job?adaptation?profile??②访谈资料的整理及分析??L,男,本科大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农村,都在外打工,自己也从农村长大,??对农村的环境比较了解,目前的工作是村主任助理。??L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暂时安身,就报考??

剖面图,剖面图,村官,本科大学


图3-2?Z工作适应剖面图??Figure3-2?Z’?s?job?adaptation?profile??②访谈资料的整理及分析??Z,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本科大学生,男性公民,担任农村村主任助理工作。??本大学生说他报考村官的原因是没有更好的工作可以选择,只好来做村官??的,这只是暂时的选择,如果有机会,还是想报考公务员,那样待遇会更好一些。??至于个性,他说自己非常感性,兴许与专业有关,总偏好一个人思考问题、??

剖面图,剖面图,总分,成就感


?70.880??透过上表,可见Y的工作适应度总分及咋个维度分数较高,比平均数外加??一个标准差还高了?60分,图3-3为此人的工作适应度剖面图:??SO?-1??75?-?P???-r???-??70?-?;?[?i?i?T??65?-?i?!?|?i?!?i?I??60?-?!?i?丨?i?i?丨?j??55?-????????????????50?j?i?!?1?1?1?1???AS?-???!?I?|?????!??ao?-?i?i?i?i?i?i?i??35?-?j?j?j?i?!?j????i?i?i?i?i?i?i??30?-?;?j?i?丨?丨?;?i??25?-?;?;?\?;?;?;?\??20?-J???????'?????????适应总分?匹甄感人际关系岗位胜任成就感工作5不埴甬色清晰??图3-3?Y工作适应剖面图??Figure3-3?Y’s?job?adaptation?profile??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治杰;;“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开放教育导师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年06期

2 罗晶;;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年10期

3 甘萍萍;;双因素理论在社团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文汇;2017年02期

4 徐双燕;黄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构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智富时代;2017年01期

5 陈策之;曾丽;曹芳;;从双因素理论看英语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新校园(阅读);2017年03期

6 王东升;浅议双因素理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孔凡凡;双因素理论在教师激励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8 金苏华;双因素理论及高校教师激励对策[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9 许小东;;工作重新设计的理论与应用[J];心理学动态;1987年03期

10 陈府山;双因素理论与学校管理[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凯;基于企业学习网的知识转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婷;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衡东县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2 沙川淇;双因素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激励制度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

3 秦泽慧;双因素理论视野下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4 姜琳;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航空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5 赵新敏;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崔粟嘉;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云南电信企业员工激励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明敏;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8 江小艳;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广西海监队伍激励困境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9 段欣;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住宿偏好与满意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10 周洁;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南昌市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9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839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