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05 08:14

  本文关键词: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分析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以GIS为平台、土地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集聚维数,分别在县域、镇域和村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集聚性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空间集聚性存在不同尺度分形特征的差异,同时丹阳市的镇和中心村的集聚性则明显小于句容市;不同尺度聚落集聚性出现明显的尺度特征,即中心村镇县城;地形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表现为腹地内坡度越大,集聚性越强;交通网络的完善降低了乡村聚落对空间直线距离的依赖性。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乡村聚落 分形 空间集聚性 不同尺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37)
【分类号】:K901.8
【正文快照】: 1引言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由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地和水源地等物质要素构成[1,2],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形式。不同聚落在功能等级上的联系和划分,称为聚落体系[3]。聚落体系的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分形研究(fractal studies)是当代理论地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马英莲;陈曦;贺永平;彭树宏;刘萍;;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年05期

3 叶俊,陈秉钊;分形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4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徐丽华;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5 秦耀辰,刘凯;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6 刘继生,陈彦光;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7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8 姜世国;周一星;;北京城市形态的分形集聚特征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9 艾南山,朱治军,李后强;外营力地貌作用随机特性和分形布朗地貌的稳定性[J];地理研究;1998年01期

10 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雷凌华;;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3 李文旗;;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4 夏健;王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农村聚落形态演化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5 丁贤法;沐建华;许联芳;李巧媛;;基于MapInfo的丘北县城镇分形与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6 董立峰;宋芙蓉;;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7 杨芳;卫海燕;李强;;陕西省城镇区位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8 杨朗;陈恩海;黄立飞;;系统科学在害虫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9 白新萍;;基于分形理论的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四川西部山区民族聚落生态分区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立;郝晋珉;周宁;王丽敏;郭德吉;;黄淮海平原村庄空间结构优化—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占明;胡宝清;;基于分形理论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许志海;张昭云;薛智勇;;基于空间网络的公路网测度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5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王涛;陈惠荣;王少帅;魏涛;;基于Voronoi的底质区域划界方法初步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伟松;刘纪平;范荣双;;基于Voronoi图的数字电视台站优化选址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程波;;试析蝴蝶效应的产生机制——以奶粉事件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邓丽君;韩昊英;吴宇哲;;城市聚落规模的分布特征探讨——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数据库信息量度量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姜毓锋;基于技术市场的知识转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书齐;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8 曲娜;基于自组理论的工程项目组织演化动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邴迪;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陈体江;城镇体系与公路网络的分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乡镇组团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温静;宁波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旭,赵宗彦;降水预报因子分形特征及应用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2 陈亚宁,2,杨思全,李卫红;天山麦兹巴赫冰川湖突发性洪水分形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3 易顺民,唐辉明;冻土粒度成分的分形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冰川冻土;1994年04期

4 周秉根;黄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分形结构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冰川冻土;1998年02期

5 秦其明,陆荣建;分形与神经网络方法在卫星数字图像分类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6 陈彦光,周一星;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刘建军,王东华,商瑶玲;数字化等高线质量的软件自动检查方法[J];测绘科学;2001年04期

8 黄秋华;张新长;张文江;;土地利用数据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精度损失分析[J];测绘通报;2007年02期

9 张华国,黄韦艮,周长宝;一种新的地理线要素分形插值方法[J];测绘学报;2002年03期

10 刘耀林;焦利民;;顾及尺度效应和景观格局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指标研究[J];测绘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焕娥;西北内陆流域城镇特色的塑造与保护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枝茂,岳大鹏,甘锐,刘啸,裴新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及其用地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雅丽,陈宗兴;陕北乡村聚落地理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4年01期

3 张京祥,张小林,张伟;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人文地理;2002年01期

4 朱晓华,陆华;分形理论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和展望[J];经济地理;1998年04期

5 赵娟;苏晓海;;我国1997——2008年间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应用的统计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孙冬虎;;白洋淀周围聚落发展及其定名的历史地理环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朱晓华,王建;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J];大自然探索;1999年03期

8 陶卫宁;明清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乡村聚落类型的地名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3期

9 朱彬;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10 王传胜;孙贵艳;朱珊珊;;西部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进研究的主要进展[J];人文地理;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世俊;;地理界面理论研究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陈勇;;四川西部山区民族聚落生态分区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洪石;一条潜踪的河流与一群消失的城市[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晋水:传说背后的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丽艳;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贾伟国;新疆和田区域性乡村聚落模式语言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琴芳;清代以降吕梁山东缘地区乡村聚落地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吴江国;不同尺度乡村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及其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齐大英;民国时期山西中南部乡村聚落的规模和形态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可立;陇西黄土丘陵区集镇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梅;清代晋南地区镇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丕苓;1990年来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及其空间演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陈小将;鄂北家族卫戍型聚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8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