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历史文化景观与环境动因
发布时间:2017-04-06 08:04
本文关键词:岷江上游历史文化景观与环境动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岷江上游地区是指都江堰以上至岷江发源地的松潘弓嘎岭和羊膊岭的干支流集水面积,面积约24950平方公里。由于自身独具特色的自然区位和历史演变,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迁徙的走廊地带,也是中原政权的政治和文化边疆。作为横断山脉“藏彝民族走廊”重要的核心区域之一,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因素使岷江上游地区对成都平原、巴蜀地区、西南中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族群迁徙融合、文化交流互动、政治军事联系等各个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各学科的学者已经并正在对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或地理环境的演变给予密切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景观的角度,从整体上探讨这一地区的族群迁徙、生产生活、风俗信仰等文化表征,并论述在生态变迁、气候特征、地形条件等自然环境制约下,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岷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独特,干旱河谷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来推断,岷江上游人文景观演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随着自然历史的演进,该地区的民族迁徙和流动逐渐频繁起来。岷江上游地区自古部落众多、族属复杂,历史上的“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历代中原王朝从汉武帝开通西南夷开始,也在此设立各种行政建制,,随着王朝的兴衰而屡有更替。7世纪开始,吐蕃强大并东侵,岷江上游地区成为唐蕃征战也是民族交融的前线,文化景观的表征有了一些明显变化,经过随后历史时代的文化播迁与融合,古老的民族成分与相互学习的痕迹仍然能从习俗、言语中窥见一二。与此同时,随着地质条件的变迁和历史上几千年的开发,
【关键词】:岷江上游 文化景观 自然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925
【目录】:
- 摘要2-4
- 英文摘要4-20
- 前言20-32
- 第一章 景观的创造者—族群变动32-47
- 第一节 史前时代32-35
- 第二节 先秦两汉35-39
- 第三节 魏晋隋唐39-43
- 第四节 宋元明清43-47
- 第二章 族群分布景观与环境机制47-61
- 第一节 史前时代47-50
- 第二节 先秦两汉50-53
- 第三节 魏晋隋唐53-56
- 第四节 宋元明清56-61
- 第三章 生产生活景观61-70
- 第一节 史前时代61-62
- 第二节 先秦两汉62-63
- 第三节 魏晋隋唐63-65
- 第四节 宋元明清65-70
- 第四章 聚落建筑景观与环境制约70-80
- 第一节 聚落景观70-73
- 第二节 建筑景观73-77
- 第三节 环境制约77-80
- 第五章 社会民俗景观80-95
- 第一节 社会民风80-82
- 第二节 服饰审美82-87
- 第三节 婚丧风俗87-88
- 第四节 音乐歌舞88-92
- 第五节 饮食风尚92-95
- 第六章 信仰文化景观95-113
- 第一节 信仰演变95-97
- 第二节 信仰分布景观97-104
- 第三节 信仰要素景观104-113
- 第七章 生态变迁与景观响应113-120
- 第八章 本文综论120-128
- 参考文献128-135
- 科研成果简介135-137
- 致谢1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羌族婚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陈剑,陈学志,范永刚;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调查及营盘山考古试掘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陈剑,陈学志,范永刚,蔡清;营盘山遗址——藏彝走廊史前区域文化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马宁;羌族火葬习俗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杨曦帆;论嘉绒黑水铠甲舞的传统与风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古兰丹姆;人与神鬼的对话──巫傩、“羌姆”面具略说[J];东方艺术;1998年04期
7 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8 杨农,张岳桥,孟辉,张会平;川西高原岷江上游河流阶地初步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周介铭,彭文甫;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地可持续利用探讨[J];国土经济;2003年11期
10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岷江上游历史文化景观与环境动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8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