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合作共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05:28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城镇化模式逐渐显现出其不适之处。因此,拥有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迫在眉睫。摒弃数量为先,崇尚质量为优,倡行政府服务为导向,要求以人为核心,保护生态文明,产业共同发展,资源合理配置,落实城乡统一规划。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将影响着我国农村8亿多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一个合理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对其匡正。本文主要以社会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多元参与为主体的合作共治模式,并围绕该模式提出模式设计和保障措施,能够有效应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所产生的问题,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扫清障碍,以促进国家政权与基层农村的和谐发展。本文主体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该章节首先说明选题的缘由,即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其次通过国内外文献进行阐述,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列举。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该章节对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治理、合作共治、基层、基层治理概念进行阐述,并叙述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研究。此外,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特征和...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图4-1?“合作共治”模式的参与主体权利配置图??
本章通过对第三章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历史演进、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治存在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提出的“合作共治”??模式的依据和构建进行阐述(如图4-2所示),通过完成“人的城镇化”、满足新型??城镇化基层治理为目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完善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对合作共治模式的实现要素,将各个参与主体的职责进行概述,最终对基层??农村的生产生活起到进和谐发展的作用。探讨出合作共治模式的运行基础,其中??包括该模式的参与主体权利配置和推行保障。通过对合作共治模式的构建,了解??关于合作共治模式的大体内容,对模式的实施措施在第五章进行叙述。??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片区化管理到社区化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治理方式创新[J]. 李增元,李洪强. 地方治理研究. 2017(02)
[2]家族政治、精英更替与村庄治理[J]. 余礼信.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
[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J]. 何源. 财经问题研究. 2017(02)
[4]新型城镇化:基础、问题与路径[J]. 朱鹏华,刘学侠.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1)
[5]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何以可能[J]. 曹海林,任贵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地方政府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思路[J]. 王家永,于琨昊. 中国财政. 2017(02)
[7]善治视阈下的社会治理精细化[J]. 门婷婷. 世纪桥. 2017(01)
[8]农村治理新范式:构建基层互动治理[J]. 李紫娟. 学海. 2017(01)
[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 何海燕. 中国领导科学. 2017(01)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逆城镇化”的新态势与路径探讨[J]. 薛选登,张一方. 经济纵横. 2017(01)
本文编号:2994644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图4-1?“合作共治”模式的参与主体权利配置图??
本章通过对第三章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历史演进、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治存在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提出的“合作共治”??模式的依据和构建进行阐述(如图4-2所示),通过完成“人的城镇化”、满足新型??城镇化基层治理为目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完善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对合作共治模式的实现要素,将各个参与主体的职责进行概述,最终对基层??农村的生产生活起到进和谐发展的作用。探讨出合作共治模式的运行基础,其中??包括该模式的参与主体权利配置和推行保障。通过对合作共治模式的构建,了解??关于合作共治模式的大体内容,对模式的实施措施在第五章进行叙述。??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片区化管理到社区化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治理方式创新[J]. 李增元,李洪强. 地方治理研究. 2017(02)
[2]家族政治、精英更替与村庄治理[J]. 余礼信.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
[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J]. 何源. 财经问题研究. 2017(02)
[4]新型城镇化:基础、问题与路径[J]. 朱鹏华,刘学侠.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1)
[5]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何以可能[J]. 曹海林,任贵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地方政府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思路[J]. 王家永,于琨昊. 中国财政. 2017(02)
[7]善治视阈下的社会治理精细化[J]. 门婷婷. 世纪桥. 2017(01)
[8]农村治理新范式:构建基层互动治理[J]. 李紫娟. 学海. 2017(01)
[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 何海燕. 中国领导科学. 2017(01)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逆城镇化”的新态势与路径探讨[J]. 薛选登,张一方. 经济纵横. 2017(01)
本文编号:2994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99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