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马克思工会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08:59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对经济结构、群众利益分配的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劳动关系矛盾愈发突出,甚至群体性事件频发,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给工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会理论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本人在阅读分析了大量的国内外参考文献之后,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把理联系实践,针对马克思工会理论及其引导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展开了深层次的探索以及全方位的分析。本文分为六章,具体如下:首先在第一章节的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选题意义中分为现实意义以及理论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参考文献的阅读和借鉴,对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进而拓展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从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入手,对工会理论进行了基本阐释,其内容主要包括工会的内涵、性质、职能以及地位与作用。工会的性质从群众性和阶级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职能包括: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以及教育职能。地位与作用则从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生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对马克思工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简单分析。马克思工会理论的形成分为萌芽和初步形成,...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1.3.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工会理论的基本阐释
    2.1 工会的内涵与性质
        2.1.1 工会内涵
        2.1.2 工会性质
    2.2 工会的职能
        2.2.1 维护职能
        2.2.2 参与职能
        2.2.3 建设职能
        2.2.4 教育职能
    2.3 工会的地位与作用
        2.3.1 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3.2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3.3 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3章 马克思工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1 马克思工会理论的形成
        3.1.1 马克思工会理论的萌芽
        3.1.2 马克思工会理论的初步形成
    3.2 马克思工会理论的发展
        3.2.1 对工会理论的实践性进行深化
        3.2.2 对工联主义的错误进行批判
        3.2.3 对工会理论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
第4章 马克思工会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4.1 1949—1978年时期的工会理论
        4.1.1 工会职能的转变
        4.1.2 工会群众性特点的表现
    4.2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会理论
        4.2.1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
        4.2.2 工会应树立科学的维权观
        4.2.3 工会工作应发挥创新的作用
第5章 工会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困境
    5.1 工会的自身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5.1.1 基层工会建设相对薄弱
        5.1.2 工会工作方式不够科学有效
        5.1.3 工会干部的素质有待提升
    5.2 工会的法治化建设不完善
        5.2.1 工会维权的法律条款不够明确
        5.2.2 工会依法执行监管和监督能力不强
        5.2.3 工会依法履行维权职责能力比较薄弱
    5.3 工会的发展受到自身体制的制约
        5.3.1 工会的组织体制不健全
        5.3.2 基层工会建设缺乏长效的机制
        5.3.3 工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单一化
第6章 新形势下工会在中国的发展思路
    6.1 完善工会的自身建设
        6.1.1 加强基层工会的组织规范化
        6.1.2 创新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
        6.1.3 提高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
    6.2 加强工会的法治化建设
        6.2.1 积极参与立法和法律政策的制定
        6.2.2 从立法层面加强工会的监督职能
        6.2.3 增强工会依法履行维权职责的能力
    6.3 创新工会的体制机制
        6.3.1 加强工会体制创新意识
        6.3.2 完善基层工会建设的长效机制
        6.3.3 创新工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维权维稳作用的思考[J]. 宋希永,齐天翔.  山东工会论坛. 2015(06)
[2]关于推动基层工会服务职工新发展的思考[J]. 吴亚玲.  山东工会论坛. 2015(06)
[3]抓住用好重大机遇 加强改进工会工作[J]. 王政.  中国工运. 2015(12)
[4]关于工会改革发展的研究[J]. 李臻,王政,卢国栋,吴晓瑞,刘光庆.  山东工会论坛. 2015(01)
[5]工会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 李国森.  经营管理者. 2015(02)
[6]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J]. 李敏锐.  中国工运. 2014(05)
[7]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理论探索的历史反思[J].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02)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特征与创新原则[J]. 刘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01)
[9]当代中国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 陈雷,李拥军.  行政与法. 2011(06)
[10]对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思考[J]. 张丽.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硕士论文
[1]山东省工会维权问题研究[D]. 刘光庆.山东大学 2013
[2]新时期我国工会发展问题研究[D]. 贾晋鹏.山西大学 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工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李姮.新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98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998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