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群体博弈 ——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4 15:43
“三农问题”是近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不断被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行政村规模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在各个利益群体相互竞争和博弈的情形下,行政村合并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各个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县级政府、乡村集体、农民三大利益群体的矛盾本应以一种关怀基调,更加平和的途径解决,但现实中种种群体冲突事件却以一种看是偶然实则必然的“各怀鬼胎”的方式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在政府关心民生、重视民生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下,只有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博弈机制才能实现农村的利益均衡,确保中央政策的“原汁原味”,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从浙江省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这个细微的点出发,通过查阅学者们关于村合并问题方面的相关文献,运用田野调查和个案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的现状和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管中窥豹,向更广的层次延伸,探讨了在行政村合并过程中,县级政策、乡村集体、农民三方的博弈以及中央政策具体落实在农村地方所面临的困境...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
1.1.1 105个殷红手指印引发的思考
1.1.2 农村中出现多元利益群体值得关注
1.1.3 笔者的兴趣和研究的条件
1.2 选题的意义
l.2.1 有助于深化行政村规模调整问题的理论研究
1.2.2 有利于化解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风险
1.2.3 有益于确保中央政策的“原汁原味”
1.3 论题的文献综述
1.4 理论依据
1.4.1 博弈理论
1.4.2 社会冲突理论
1.5 研究概念的界定
1.5.1 行政村
1.5.2 多元利益主体
1.5.3 乡村集体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6.2 研究的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实践中行政村合并的发展脉络及现状
2.1 行政村的产生
2.2 实践中行政村合并的发展脉络
2.2.1 行政村合并的第一个时期
2.2.2 行政村合并的第二个时期
2.2.3 行政村合并的第三个时期
2.3 行政村合并现状
第三章 浙江省开化县行政村合并调查与分析
3.1 行政村合并前的状况
3.2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
3.3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典型例子
3.3.1 案例1 移民村中的村干部
3.3.2 案例2 村合并中负责信访接待的人员
3.3.3 案例3 村合并逻辑下的乡镇干部
3.3.4 案例4 坚持加“新”的农民
3.4 多元利益群体在村合并中的角色、意愿
3.5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问题
3.5.1 村合并中缺乏合理监管,利益群体激烈博弈
3.5.2 合并后的新村有名无实,损害农民长远利益
3.5.3 县级政府的政绩取向明显,造成村合并政策执行偏差
第四章 多方价值取向及表征
4.1 县级政府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
4.1.1 重点抓乡村集体的思想工作
4.1.2 扮演“安全阀”角色暂时缓解乡村集体与农民的矛盾
4.2 乡村集体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
4.2.1 乡镇干部谋求县级政府对他们的优惠政策
4.2.2 乡村集体内部相互制约牵制
4.2.3 村干部不重村合并,重合并后的新村选举
4.3 农民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
4.3.1 常年在外的农民对村合并表现冷漠
4.3.2 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在村合并中谈条件
第五章 合并中的群体博弈分析与政策执行偏差
5.1 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博弈分析
5.1.1 乡村集体与县级政府的博弈
5.1.2 乡村集体与农民的博弈
5.1.3 不同行政村农民之间的博弈
5.2 行政村规模调整政策执行偏差
第八章 行政村合并中的群体博弈对策
6.1 优化制度安排,实现合理博弈
6.2 塑造责任型政府,本体价值的公共性
6.3 理顺内外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乡镇政务秩序
6.4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利益表达的有效性
6.5 合并村更要“合并心”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印有105个殷红手指印的联名信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J]. 董海军. 社会. 2010(05)
[2]加强内部控制的博弈分析[J]. 段新庄,王超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7)
[3]和谐视野下弱势群体问题分析——以利益表达为视角[J]. 吴晓晴,梁巨龙.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1)
[4]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J]. 杨敏,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2)
[5]利益冲突视角下的政府和农民非对称博弈[J]. 孙玉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1)
[6]推进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J]. 张仁寿,谭炳才,王利文. 现代乡镇. 2006(Z1)
[7]村庄规模与村级治理——对村组合并的考察[J]. 罗义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
[8]农村税费改革:国家·乡村集体·农民的利益博弈[J]. 邹农俭.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05)
[9]行政村合并与新农村建设[J]. 储伶丽,王征兵,郭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10]博弈论:解读社会历史的新工具[J]. 张践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硕士论文
[1]由政府主体博弈视角解读政策执行[D]. 康丽丽.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3490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
1.1.1 105个殷红手指印引发的思考
1.1.2 农村中出现多元利益群体值得关注
1.1.3 笔者的兴趣和研究的条件
1.2 选题的意义
l.2.1 有助于深化行政村规模调整问题的理论研究
1.2.2 有利于化解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风险
1.2.3 有益于确保中央政策的“原汁原味”
1.3 论题的文献综述
1.4 理论依据
1.4.1 博弈理论
1.4.2 社会冲突理论
1.5 研究概念的界定
1.5.1 行政村
1.5.2 多元利益主体
1.5.3 乡村集体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6.2 研究的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实践中行政村合并的发展脉络及现状
2.1 行政村的产生
2.2 实践中行政村合并的发展脉络
2.2.1 行政村合并的第一个时期
2.2.2 行政村合并的第二个时期
2.2.3 行政村合并的第三个时期
2.3 行政村合并现状
第三章 浙江省开化县行政村合并调查与分析
3.1 行政村合并前的状况
3.2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
3.3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典型例子
3.3.1 案例1 移民村中的村干部
3.3.2 案例2 村合并中负责信访接待的人员
3.3.3 案例3 村合并逻辑下的乡镇干部
3.3.4 案例4 坚持加“新”的农民
3.4 多元利益群体在村合并中的角色、意愿
3.5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问题
3.5.1 村合并中缺乏合理监管,利益群体激烈博弈
3.5.2 合并后的新村有名无实,损害农民长远利益
3.5.3 县级政府的政绩取向明显,造成村合并政策执行偏差
第四章 多方价值取向及表征
4.1 县级政府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
4.1.1 重点抓乡村集体的思想工作
4.1.2 扮演“安全阀”角色暂时缓解乡村集体与农民的矛盾
4.2 乡村集体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
4.2.1 乡镇干部谋求县级政府对他们的优惠政策
4.2.2 乡村集体内部相互制约牵制
4.2.3 村干部不重村合并,重合并后的新村选举
4.3 农民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
4.3.1 常年在外的农民对村合并表现冷漠
4.3.2 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在村合并中谈条件
第五章 合并中的群体博弈分析与政策执行偏差
5.1 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博弈分析
5.1.1 乡村集体与县级政府的博弈
5.1.2 乡村集体与农民的博弈
5.1.3 不同行政村农民之间的博弈
5.2 行政村规模调整政策执行偏差
第八章 行政村合并中的群体博弈对策
6.1 优化制度安排,实现合理博弈
6.2 塑造责任型政府,本体价值的公共性
6.3 理顺内外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乡镇政务秩序
6.4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利益表达的有效性
6.5 合并村更要“合并心”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印有105个殷红手指印的联名信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J]. 董海军. 社会. 2010(05)
[2]加强内部控制的博弈分析[J]. 段新庄,王超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7)
[3]和谐视野下弱势群体问题分析——以利益表达为视角[J]. 吴晓晴,梁巨龙.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1)
[4]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J]. 杨敏,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2)
[5]利益冲突视角下的政府和农民非对称博弈[J]. 孙玉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1)
[6]推进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J]. 张仁寿,谭炳才,王利文. 现代乡镇. 2006(Z1)
[7]村庄规模与村级治理——对村组合并的考察[J]. 罗义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
[8]农村税费改革:国家·乡村集体·农民的利益博弈[J]. 邹农俭.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05)
[9]行政村合并与新农村建设[J]. 储伶丽,王征兵,郭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10]博弈论:解读社会历史的新工具[J]. 张践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硕士论文
[1]由政府主体博弈视角解读政策执行[D]. 康丽丽.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3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3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