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南京“蚁族”研究 ——基于社会分层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4 03:57
  继2009年青年学者廉思提出“蚁族”以来,这一热点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媒体的广泛关注。南京作为江苏省这一教育大省的省会,高校林立、学生众多;同时,南京地处长三角地带,受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辐射,而自身却为二线城市的一员,这使得南京地区的“蚁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群体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并不多,并且大部分研究都具有地域性。因此,研究南京“蚁族”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南京“蚁族”的生存现状,还分别深入探讨了他们的职业与发展以及城市适应问题。重点分析了南京“蚁族”的职业满意度以及他们在南京的“去留”选择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往研究与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以及研究方法的确定。通过对“蚁族”相关文献的梳理,确定了以往“蚁族”研究的几大维度,在对“蚁族”研究相关学术成果有了系统性掌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南京“蚁族”的实证研究。通过雪球抽样选取南京“蚁族”聚居点,并以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的方式获取大量丰富、可靠的实证资料。在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南京“蚁族”的...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南京“蚁族”的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分布
    二、教育状况
    三、来源地分布
    四、家庭背景
第三章 居住与生活
    一、居住空间
    二、生活样态
    三、消费状况
第四章 职业与发展
    一、职业选择
    二、工作状况
    三、职业满意度
    四、未来发展
第五章 城市适应
    一、大城市偏好
    二、城市适应的基本状况
    三、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高等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功能分析
    一、作为社会分层维度的高等教育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的障碍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蚁族”身份认同研究[J]. 廉思.  社会科学家. 2011(12)
[2]“江蚁”工作幸福感的调查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夏晶,田姗.  人力资源管理. 2011(12)
[3]西安市“蚁族”群体调研报告[J]. 单舒平.  中国青年研究. 2011(10)
[4]“蚁族”产生原因及其生活状况初探[J]. 刘云鹤.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09)
[5]大学生就业困难与“蚁族”的出现:一个社会政策的视角[J]. 陈永杰,卢施羽.  公共行政评论. 2011(03)
[6]“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J]. 周选,蔺奂.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
[7]转型期“蚁族”社会不公平感研究[J]. 廉思,张琳娜.  中国青年研究. 2011(06)
[8]“向下的青春”之隐忧:兼评廉思《蚁族Ⅱ——谁的时代》[J]. 胡小武.  中国青年研究. 2011(05)
[9]第四弱势群体:“蚁族”大都市就业与可能的前景[J]. 胡小武.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02)
[10]武汉市的“蚁族”现象[J]. 张补峰,夏凡,乐潇,许绯.  学理论. 2011(04)

博士论文
[1]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 杨冬民.西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蚁族”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 张浩.山东大学 2011
[2]蚁族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运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 邹松建.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2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62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