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1-03-06 20:54
现代国家或者说民族-国家是公认的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国家构建可以作为检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视角和基点。从功能的角度,可以把国家构建的标准分解三个层面:第一,是国家对基层的控制能力高低;第二,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高低:第三,是政权合法性的性质和强弱。本文从国家构建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乡村治理诸种模式进行描述、分析、比较和评判,力图从宏观上勾勒出中国乡村治理的变迁逻辑和走向,为当下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学理上的认识基础。第一章研究中国传统社会以乡里制度为主轴的乡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沿革,主要是给现代国家构建提供一个历史背景,耙梳其依赖之路径。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传统中国国家在秦汉时就已经确立了从上至下的行政建制,即乡里制度,但无法从根本上严密控制乡村社会。传统中国乡村治理上的主要特点一是正规的官僚体系难以设到基层,二是国家不管是对正规、还是各种非正规的基层代理人都缺乏控制。国家集中了权力但又无法实施。基于此,传统国家乡村在治理方式和治理效果上都是简约型的,可以称为“简约治理”。第二章论述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作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和基本支撑的乡村社会“国家构...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概念阐释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梳理
第四节 写作框架
第一章 乡里制度与传统中国的基层控制
第一节 编户齐民:传统中国的“国家构建”
第二节 乡里制度的运作
第三节 简约治理:乡里制度的治理绩效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新政与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第一节 机构下延:现代国家构建的肇始
第二节 国家经纪的泛滥
第三节 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公社制度:全能治理架构与运动治理
第一节 政党下乡:乡村的新国家构建
第二节 运动治理的成因与运作方式
第三节 公社的治理绩效:国家构建的成就与过失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乡政村治与改革时代的国家构建
第一节 乡政村治与基层的权力结构
第二节 压力型体制的运作
第三节 经纪体制的滋生与三农危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与合作治理
第一节 税费改革:划时代的乡村治理变革
第二节 政权悬浮:后税费改革时代的治理难题
第三节 合作治理:国家构建的走向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J]. 荣敬本. 人民论坛. 2009(02)
[2]近30年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变化:治理的视角[J]. 杨雪冬. 社会科学. 2008(12)
[3]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探究[J]. 刘守刚. 浙江学刊. 2008(03)
[4]乡村治理视角下政府管制的思考——基于H乡政府抗击地下六合彩活动的尝试性解读[J]. 陈朋. 管理世界. 2007(10)
[5]“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J].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6]“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 徐勇. 学术月刊. 2007(08)
[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 杨敏. 社会学研究. 2007(04)
[8]软指标的硬指标化——关于税改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一个解释框架[J]. 申端锋.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2)
[9]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王玉强. 史学月刊. 2006(06)
[10]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 周飞舟. 社会学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067795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概念阐释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梳理
第四节 写作框架
第一章 乡里制度与传统中国的基层控制
第一节 编户齐民:传统中国的“国家构建”
第二节 乡里制度的运作
第三节 简约治理:乡里制度的治理绩效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新政与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第一节 机构下延:现代国家构建的肇始
第二节 国家经纪的泛滥
第三节 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公社制度:全能治理架构与运动治理
第一节 政党下乡:乡村的新国家构建
第二节 运动治理的成因与运作方式
第三节 公社的治理绩效:国家构建的成就与过失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乡政村治与改革时代的国家构建
第一节 乡政村治与基层的权力结构
第二节 压力型体制的运作
第三节 经纪体制的滋生与三农危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与合作治理
第一节 税费改革:划时代的乡村治理变革
第二节 政权悬浮:后税费改革时代的治理难题
第三节 合作治理:国家构建的走向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J]. 荣敬本. 人民论坛. 2009(02)
[2]近30年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变化:治理的视角[J]. 杨雪冬. 社会科学. 2008(12)
[3]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探究[J]. 刘守刚. 浙江学刊. 2008(03)
[4]乡村治理视角下政府管制的思考——基于H乡政府抗击地下六合彩活动的尝试性解读[J]. 陈朋. 管理世界. 2007(10)
[5]“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J].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6]“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 徐勇. 学术月刊. 2007(08)
[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 杨敏. 社会学研究. 2007(04)
[8]软指标的硬指标化——关于税改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一个解释框架[J]. 申端锋.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2)
[9]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王玉强. 史学月刊. 2006(06)
[10]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 周飞舟. 社会学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067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6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