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协同共治: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动力研究 ——以宜宾火花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3 20:58
  在一个农业大国里,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从2003年农村社区概念的提出,2006年社区建设的试点,2009年社区实验的全覆盖至今,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总体上的成就是可喜的,然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不可能一蹴而成的工程,本文将在我国推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以社区治理理论与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农村社区多元协同共建共治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各社区治理主体的动力及因动力强弱组合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动力构成模式,以探索推动未来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构成模式。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的重难点、创新与不足之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内容结构、案例简介及定义了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动力这一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到第五章,为理论陈述与案例分析的结合。第二、三章结合火花社区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各治理主体有哪些动力以及在动力驱使下各社区治理主体的参与行为,其中农民的动力涵盖了发家致富欲望与利益需求、参与意识、素质与能力、凝聚力与组织化程度四个方面,党和政府的动力则包括现实压力、内在需求与精神理念三方面,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动...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二)农村社区治理的动力研究
        (三)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述评
    三、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动力阐析
    四、研究的难点、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难点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目标及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目标
        (三)内容结构
    六、案例简介
第二章 农村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动力
    一、农民的动力
        (一)农民发家致富的欲望与利益需求
        (二)农民的素质与能力
        (三)农民的参与意识
        (四)农民的凝聚力与组织化程度
    二、党和政府的动力
        (一)现实压力:“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大
        (二)内在需要:维护统治和稳定民心
        (三)精神理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识
    三、市场的动力:利润的来源和责任感的驱使
    四、社会组织的动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章 多元动力驱使下社区治理主体的参与行为
    一、农民的参与行为
        (一)农村精英示范带动建设农村社区
        (二)农民参与农村社区自治活动
        (三)农民自发组成社区民间组织
    二、党和政府的参与行为
        (一)制度变迁:变革不公平的制度设计
        (二)政策导向:推行惠农支农富农政策
        (三)物质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四)非物质投入: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等的投入
    三、市场的参与行为:提供商业服务与诱导社区经济发展
    四、社会组织的参与行为:提供志愿服务与参与社区自治
第四章 不同时期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动力构成模式
    一、建设初期的动力模式:党和政府主导
        (一)背景与条件:主体由单一变为二元
        (二)各治理主体动力的强弱构成分析
    二、建设中期的动力模式:双向混合动力
        (一)背景与条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二)各治理主体动力的强弱构成分析
    三、建设后期的动力模式:社区自治动力
        (一)背景与条件:农民主导社区治理
        (二)各治理主体动力的强弱构成分析
    四、不同动力构成模式的评价
第五章 火花社区治理主体动力构成模式考察
    一、党和政府、农民的动力考察
        (一)动力考察指标
        (二)数据来源与操作化
        (三)数据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讨论分析
    二、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动力考察
        (一)市场的动力
        (二)社会组织的动力
    三、结论:双向混合动力模式
第六章 农村社区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农民加强学习和增强民主意识,参与社区自治
    二、社区精英发挥带头作用,引领社区治理与建设
    三、加大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满足农民利益需求
    四、加强市场规范管理,引导外来企业入驻
    五、培育社区民间组织,鼓励社会组织进入社区
参考 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善治理论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J]. 贺慧丽.  知识经济. 2015(17)
[2]治理评估的三维坐标:体系、能力与现代化[J]. 陈志勇,卓越.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4)
[3]农村社区治理:现实困局与解困之策[J]. 张驰.  改革与开放. 2015(02)
[4]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J]. 董进才.  经济与管理. 2014(06)
[5]协同治理及其在当代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应用[J]. 李增元.  学习与实践. 2013(12)
[6]欧美农村政策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J]. 李有刚,孙庆梅.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3)
[7]合作秩序与开放性、包容性治理:当代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J]. 李增元.  社会主义研究. 2012(06)
[8]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初探[J]. 罗中枢.  理论视野. 2010(12)
[9]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 滕玉成,牟维伟.  东南学术. 2010(06)
[10]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J]. 诸葛鹏,岳书铭.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9)

博士论文
[1]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D]. 张文静.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 王金荣.中国海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政府与公民社会多元协同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研究[D]. 周玉静.青岛大学 2014
[2]自主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证研究[D]. 童姣姣.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困境、问题与对策[D]. 彭昕.湘潭大学 2013
[4]国外农村社区:综合性分析与借鉴[D]. 杨旭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乡村治理转型视角下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 徐敏.山东大学 2013
[6]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D]. 李飞艳.燕山大学 2012
[7]西部农村社区治理的多元合作研究[D]. 叶建军.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5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35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