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涉农犯罪问题研究 ——以招远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2 11:29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中涉农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已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地影响了新农村各项事业的持续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涉农犯罪并探寻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涉农或农民刑事犯罪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研究也有很多,重点集中在对农民实施的犯罪主要种类、组织形式、社会因素等方面。但是由于过分学术化或者过于简单,对于涉农犯罪发生的深层次因素研究不够。本文集了招远市近3年来发生在农村和涉及农民犯罪方面的有关数据,并实地接触了大量犯罪嫌疑人,对他们的犯罪动机、思想状态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综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展开研究,并结合国外对于犯罪方面的相对剥夺理论、犯罪经济学理论,对农民犯罪的社会根源进行分析。本文从招远市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入手,深入剖析当期环境下涉农犯罪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理论根源,重点分析涉农犯罪的基本类型和典型特征,通过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减少涉农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环境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要预防和减少农村涉农犯罪,应该从以...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1 梳理和分析新农村建设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关系
1.2.2 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类型与特征
2.1 招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社会治安概况
2.2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一般类型
2.3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基本特征
3 新农村建设中涉农犯罪的危害性及其根源
3.1 涉农犯罪对新农村建设的危害性
3.2 新农村背景下涉农犯罪的根源剖析
4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典型案例解析
4.1 案例一:新农村建设中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典型案例解析
4.1.1 案例介绍
4.1.2 案例分析
4.1.3 案例启示
4.2 案例二:新农村建设中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分析
4.2.1 案例介绍
4.2.2 案例分析
4.2.3 案例启示
5 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治安环境的维护对策
5.1 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5.2 减少涉农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环境的对策措施
5.2.1 提高农村群体对法律的信仰,增加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2.2 大力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5.2.3 加强农村刑事执法力度,打防控并举,增加犯罪成本
5.2.4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减少违法犯罪
5.2.5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2.6 完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减少职务犯罪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研讨会综述[J]. 吴解生. 探索与争鸣. 2010(12)
[2]论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趋势[J]. 林国雄. 法制与社会. 2010(18)
[3]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探析[J]. 曾蓓蓓,李立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8)
[4]对农村社会治安防范问题的思考[J]. 张焕霞. 社科纵横. 2010(03)
[5]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特征分析——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J]. 陈鹏忠.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1)
[6]关于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 朱孝群.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7]当前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分析——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为例[J]. 王金利,王金彩,尹兆法,张立纳.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8]浅谈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及对策[J]. 刘强,李天宇,刘杰宜. 法制与社会. 2008(01)
[9]大众文化与农民犯罪[J]. 李锡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06)
[10]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 王凤霞,崔立英.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本文编号:3260383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1 梳理和分析新农村建设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关系
1.2.2 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类型与特征
2.1 招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社会治安概况
2.2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一般类型
2.3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基本特征
3 新农村建设中涉农犯罪的危害性及其根源
3.1 涉农犯罪对新农村建设的危害性
3.2 新农村背景下涉农犯罪的根源剖析
4 招远市涉农犯罪的典型案例解析
4.1 案例一:新农村建设中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典型案例解析
4.1.1 案例介绍
4.1.2 案例分析
4.1.3 案例启示
4.2 案例二:新农村建设中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分析
4.2.1 案例介绍
4.2.2 案例分析
4.2.3 案例启示
5 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治安环境的维护对策
5.1 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5.2 减少涉农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环境的对策措施
5.2.1 提高农村群体对法律的信仰,增加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2.2 大力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5.2.3 加强农村刑事执法力度,打防控并举,增加犯罪成本
5.2.4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减少违法犯罪
5.2.5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2.6 完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减少职务犯罪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研讨会综述[J]. 吴解生. 探索与争鸣. 2010(12)
[2]论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趋势[J]. 林国雄. 法制与社会. 2010(18)
[3]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探析[J]. 曾蓓蓓,李立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8)
[4]对农村社会治安防范问题的思考[J]. 张焕霞. 社科纵横. 2010(03)
[5]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特征分析——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J]. 陈鹏忠.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1)
[6]关于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 朱孝群.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7]当前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分析——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为例[J]. 王金利,王金彩,尹兆法,张立纳.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8]浅谈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及对策[J]. 刘强,李天宇,刘杰宜. 法制与社会. 2008(01)
[9]大众文化与农民犯罪[J]. 李锡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06)
[10]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 王凤霞,崔立英.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本文编号:3260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6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