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2 18:26
改革开放以来,受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传统的性别分工、土地的生存保障职能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农村留守妇女是农村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她们的科技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农业现代化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由于受传统生产观念、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与传播的限制,当代农村留守妇女大多在接受了基础教育后再不曾接受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农村科学技术教育缺失,导致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科技素质偏低;导致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知接纳能力和学习掌握能力较差;农业劳动者不能有效应用农业科技,构成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障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不仅是我国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本选题以终身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教育学、社会学、女性学、传播学等学科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是留守妇女提高科技素质,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重视改善...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农村留守妇女的形成
1.2.2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研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的思路
1.5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2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留守妇女已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
2.2 留守妇女自身提高的需求
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4 知识型社会的要求
2.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3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及培养现状
3.1 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科技素质的现状
3.2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现状
3.2.1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存在盲区
3.2.2 现存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不健全
4 影响和制约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因
4.1 主观归因
4.1.1 文化素质偏低
4.1.2 科技意识淡薄
4.1.3 思想意识守旧
4.2 客观归因
4.2.1 培养机制没有理顺
4.2.2 资金投入不足
4.2.3 市场信息不灵通
4.2.4 接受培训闲暇时间不足
5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对策
5.1 更新观念以强化培养意识
5.1.1 改变思维方式
5.1.2 更新价值尺度
5.1.3 呼应时代要求
5.1.4 培养健康情感方式
5.2 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培养机制
5.2.1 多元化的资金投入
5.2.2 组织机构建设
5.2.3 建立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
5.3 创新培训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5.3.1 以“四自”精神为主开展素质培养
5.3.2 以基础教育为主开展提升学历培养
5.3.3 以科技教育为主开展实用技术培养
5.3.4 以专业技能为主开展转移就业培养
5.3.5 以改进科技培养模式提升科技素质
6 结束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留守妇女农业技术素质状况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黄安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3)
[2]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J]. 黄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2)
[3]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J]. 邓志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6)
[4]韩国农业教育对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J]. 刘胜洪,廖起彬. 科技资讯. 2006(18)
[5]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问题导论[J]. 黄正泉.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3)
[6]山东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林美玉,迟罗绮. 理论学刊. 2006(04)
[7]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J]. 黄正泉,杨红辉. 科技创业月刊. 2005(08)
[8]城市化中对农民不利的几种可能趋势[J]. 赵慧珠.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1)
[9]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J]. 钟涨宝,狄金华. 妇女研究论丛. 2005(01)
[10]留守女成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J]. 张宏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博士论文
[1]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研究[D]. 赵元凤.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策研究[D]. 耿东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2]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 魏翠妮.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0991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农村留守妇女的形成
1.2.2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研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的思路
1.5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2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留守妇女已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
2.2 留守妇女自身提高的需求
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4 知识型社会的要求
2.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3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及培养现状
3.1 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科技素质的现状
3.2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现状
3.2.1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存在盲区
3.2.2 现存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不健全
4 影响和制约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因
4.1 主观归因
4.1.1 文化素质偏低
4.1.2 科技意识淡薄
4.1.3 思想意识守旧
4.2 客观归因
4.2.1 培养机制没有理顺
4.2.2 资金投入不足
4.2.3 市场信息不灵通
4.2.4 接受培训闲暇时间不足
5 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对策
5.1 更新观念以强化培养意识
5.1.1 改变思维方式
5.1.2 更新价值尺度
5.1.3 呼应时代要求
5.1.4 培养健康情感方式
5.2 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培养机制
5.2.1 多元化的资金投入
5.2.2 组织机构建设
5.2.3 建立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
5.3 创新培训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5.3.1 以“四自”精神为主开展素质培养
5.3.2 以基础教育为主开展提升学历培养
5.3.3 以科技教育为主开展实用技术培养
5.3.4 以专业技能为主开展转移就业培养
5.3.5 以改进科技培养模式提升科技素质
6 结束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留守妇女农业技术素质状况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黄安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3)
[2]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J]. 黄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2)
[3]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J]. 邓志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6)
[4]韩国农业教育对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J]. 刘胜洪,廖起彬. 科技资讯. 2006(18)
[5]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问题导论[J]. 黄正泉.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3)
[6]山东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林美玉,迟罗绮. 理论学刊. 2006(04)
[7]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J]. 黄正泉,杨红辉. 科技创业月刊. 2005(08)
[8]城市化中对农民不利的几种可能趋势[J]. 赵慧珠.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1)
[9]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J]. 钟涨宝,狄金华. 妇女研究论丛. 2005(01)
[10]留守女成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J]. 张宏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博士论文
[1]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研究[D]. 赵元凤.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策研究[D]. 耿东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2]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 魏翠妮.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0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6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