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22:10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十分困难,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保障力度弱,究其原因,有政策原因、法律原因,也有自身原因,为加强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力度,需要征地制度创新、安置方式创新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9(1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状况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十分困难。
(二)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弱。
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原因:
(二)法律原因:征收制度的不完善。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2.土地征用制度设计不完善。
3.土地征收价格不合理。
(三)自身原因:
三、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土地征收制度创新。
1.明确征地程序的主体,落实“三权分置”政策。
2.完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3.引进市场机制,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
(二)安置方式创新。
1.改变货币安置方式。
2.创造条件扩大再就业。
(三)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1.完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贫有所济。
2.统筹资金,加强宣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入典研究[J]. 王铁雄. 河北法学. 2020(01)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风险与对策[J]. 马芳虹,王晨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1)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J]. 王军力. 农业经济. 2018(11)
[4]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实证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 聂嫄芳,王建敏,刘芳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宋延玲. 农业经济. 2012(06)
硕士论文
[1]建国以来农村地权变化中的农民国家认同研究[D]. 张佳伟.江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69064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9(1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状况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十分困难。
(二)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弱。
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原因:
(二)法律原因:征收制度的不完善。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2.土地征用制度设计不完善。
3.土地征收价格不合理。
(三)自身原因:
三、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土地征收制度创新。
1.明确征地程序的主体,落实“三权分置”政策。
2.完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3.引进市场机制,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
(二)安置方式创新。
1.改变货币安置方式。
2.创造条件扩大再就业。
(三)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1.完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贫有所济。
2.统筹资金,加强宣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入典研究[J]. 王铁雄. 河北法学. 2020(01)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风险与对策[J]. 马芳虹,王晨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1)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J]. 王军力. 农业经济. 2018(11)
[4]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实证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 聂嫄芳,王建敏,刘芳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宋延玲. 农业经济. 2012(06)
硕士论文
[1]建国以来农村地权变化中的农民国家认同研究[D]. 张佳伟.江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69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6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