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视域下村规民约建设:目标、症结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1-07-28 23:18
村规民约,是新时代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规则体现,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对此,学界从规范主义法学的视角、法社会学的视角,辩证地对村规民约的制度性质展开了深度研究。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据,良法善治是其建构的终极目标。然而,当前的村规民约建设仍存在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同程度不高、对村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不足、对基层民主及村民权利保障不力、制定命名及条款内容规范性不强、有效落实的强制力保障措施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村规民约的建设,应当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指导,以契合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推进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协同,实现村规民约由义务确认型向权利保障型的转变,并最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文章来源】:社科纵横. 2020,35(0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村规民约制度性质的理论辨析
(一)规范主义法学视角的村规民约
(二)法社会学视角的村规民约
二、村规民约构建的目标定位:良法善治
三、村规民约建设的症结所在
(一)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协同程度不高
(二)村规民约对村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不足
(三)村规民约对基层民主及村民权利保障不力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命名及条款内容规范性不强
(五)村规民约有效落实的强制力保障措施不够
四、三治融合视域下村规民约建设的出路选择
(一)村规民约建设应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指导
(二)村规民约建设应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村规民约建设应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协同衔接
(四)村规民约建设应契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五)村规民约应由义务确认型向权利保障型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法治走向善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模式[J]. 钱锦宇. 法学论坛. 2020(01)
[2]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路径探索[J]. 马良灿.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4)
[3]法治视阈下乡约价值的时代续新[J]. 陈兵,云薇笑. 兰州学刊. 2019(08)
[4]村规民约的内涵、性质与效力研究[J]. 罗鹏,王明成.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3)
[5]乡村治理视角下村规民约的变与常——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为考察对象[J]. 高其才. 学术交流. 2019(04)
[6]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规民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 姚保松,周昊文. 学习论坛. 2019(03)
[7]村规民约在基层情境治理中的法治功能分析[J]. 李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反思法视角下乡村治理的自治与法治之维[J]. 汪鑫,李渡.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9]从“乡规民约”到公民道德——从国家—地方社群—个人关系看道德的现代转型[J]. 王小章,冯婷.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1)
[10]乡土社会村规民约的“法制化”博弈[J]. 李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308842
【文章来源】:社科纵横. 2020,35(0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村规民约制度性质的理论辨析
(一)规范主义法学视角的村规民约
(二)法社会学视角的村规民约
二、村规民约构建的目标定位:良法善治
三、村规民约建设的症结所在
(一)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协同程度不高
(二)村规民约对村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不足
(三)村规民约对基层民主及村民权利保障不力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命名及条款内容规范性不强
(五)村规民约有效落实的强制力保障措施不够
四、三治融合视域下村规民约建设的出路选择
(一)村规民约建设应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指导
(二)村规民约建设应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村规民约建设应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协同衔接
(四)村规民约建设应契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五)村规民约应由义务确认型向权利保障型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法治走向善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模式[J]. 钱锦宇. 法学论坛. 2020(01)
[2]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路径探索[J]. 马良灿.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4)
[3]法治视阈下乡约价值的时代续新[J]. 陈兵,云薇笑. 兰州学刊. 2019(08)
[4]村规民约的内涵、性质与效力研究[J]. 罗鹏,王明成.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3)
[5]乡村治理视角下村规民约的变与常——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为考察对象[J]. 高其才. 学术交流. 2019(04)
[6]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规民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 姚保松,周昊文. 学习论坛. 2019(03)
[7]村规民约在基层情境治理中的法治功能分析[J]. 李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反思法视角下乡村治理的自治与法治之维[J]. 汪鑫,李渡.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9]从“乡规民约”到公民道德——从国家—地方社群—个人关系看道德的现代转型[J]. 王小章,冯婷.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1)
[10]乡土社会村规民约的“法制化”博弈[J]. 李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308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0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