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新型农民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28 23:0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我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来说始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新型农民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新型农民将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保障。当前我国农民正处在由传统农民到新型农民转型的过渡时期。无论是法律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环境,还是农民主体自身,都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民的转型发展积极性和速度,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出路。因此,研究分析新型农民的培育发展问题是农业、农村建设的战略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任务。本论文主要采用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民利益思想、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农民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首先,从概念上界定了新型农民的定义,深入剖析了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不同之处,其次,根据实际国情对新型农民进行了分类解析,然后结合日照市东港区新型农民发展的有关案例,深入剖析新型农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新型农民的发展给出了路径选择。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当...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新型农民“前世今生”与新型农民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型农民“前世今生”
第二节 新型农民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新型农民的概念与分类
第一节 新型农民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型农民”的分类
第四章 新型农民的典型案例与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节 新型农民典型案例分析——日照市东港区的实践
第二节 新型农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新型农民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与落实,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二、优化新型农民教育途径与渠道,健全培育服务体系
三、加强对农业扶持补贴的管理与审计,建立政策落实监督机制
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营造发展保障体系
五、促进农业融资机制的建设,解决发展资金困境
六、培养新型农民的核心竞争力,引导高级新型农民的成长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研究[J]. 李伟,宋发友,刘德恒,鄢秉松,苑立飞,周涌波,翁馨. 福建金融. 2016(04)
[2]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 夏益国,宫春生.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5)
[3]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分析[J]. 张龙耀,王梦珺,刘俊杰.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2)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化解对策[J]. 汪发元. 经济纵横. 2015(02)
[5]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J]. 孟丽,钟永玲,李楠.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1)
[6]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J]. 汪发元. 农业经济问题. 2014(10)
[7]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 杨成明,张棉好. 职业技术教育. 2014(28)
[8]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J]. 张海鹏,曲婷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9]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特征、成长路径与政策需求——基于浙江、湖南、四川和安徽的调查[J]. 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 农村经济. 2014(08)
[10]农地流转与新型农民培育研究——基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的实证分析[J]. 曾福生,夏玉莲.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6)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思想研究[D]. 王明.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李伟.西南财经大学 2014
[3]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 刘显利.中南大学 2013
[4]中国农村土地制度[D]. 冯继康.南京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徐建.河南工业大学 2016
[2]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韩娜.大连海事大学 2013
[3]江苏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刘洋君子.四川农业大学 2012
[4]基于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D]. 马政强.西南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8825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新型农民“前世今生”与新型农民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型农民“前世今生”
第二节 新型农民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新型农民的概念与分类
第一节 新型农民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型农民”的分类
第四章 新型农民的典型案例与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节 新型农民典型案例分析——日照市东港区的实践
第二节 新型农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新型农民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与落实,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二、优化新型农民教育途径与渠道,健全培育服务体系
三、加强对农业扶持补贴的管理与审计,建立政策落实监督机制
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营造发展保障体系
五、促进农业融资机制的建设,解决发展资金困境
六、培养新型农民的核心竞争力,引导高级新型农民的成长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研究[J]. 李伟,宋发友,刘德恒,鄢秉松,苑立飞,周涌波,翁馨. 福建金融. 2016(04)
[2]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 夏益国,宫春生.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5)
[3]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分析[J]. 张龙耀,王梦珺,刘俊杰.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2)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化解对策[J]. 汪发元. 经济纵横. 2015(02)
[5]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J]. 孟丽,钟永玲,李楠.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1)
[6]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J]. 汪发元. 农业经济问题. 2014(10)
[7]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 杨成明,张棉好. 职业技术教育. 2014(28)
[8]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J]. 张海鹏,曲婷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9]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特征、成长路径与政策需求——基于浙江、湖南、四川和安徽的调查[J]. 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 农村经济. 2014(08)
[10]农地流转与新型农民培育研究——基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的实证分析[J]. 曾福生,夏玉莲.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6)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思想研究[D]. 王明.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李伟.西南财经大学 2014
[3]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 刘显利.中南大学 2013
[4]中国农村土地制度[D]. 冯继康.南京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徐建.河南工业大学 2016
[2]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韩娜.大连海事大学 2013
[3]江苏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刘洋君子.四川农业大学 2012
[4]基于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D]. 马政强.西南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8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0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