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的政治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1 10:14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科学理解和把握农村社会变化了的新情况、新形势,当前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村社会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相关理论包括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社会正义和社会组织、社会稳定与社会结构、社会诉求与社会矛盾。政治学相关原理有意识形态原理、公共政策原理、政治参与原理、政治沟通原理。深化对农村社会管理与政治学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意识形态、公共政策、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与宽容、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的营造,意识形态对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环境的培养,以及构建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顺利开展的人文环境需要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实行其领导的基本手段,公共政策在调整农村社会利益中执政党遵循的原则,公共政...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2 农村社会管理与政治学的相关理论
2.1 农村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社会秩序与社会利益
2.1.2 社会公正与社会组织
2.1.3 社会稳定与社会结构
2.1.4 社会诉求与社会矛盾
2.2 政治学相关原理简介
2.2.1 意识形态原理
2.2.2 公共政策原理
2.2.3 政治参与原理
2.2.4 政治沟通原理
3 意识形态与农村社会管理
3.1 意识形态与宽容、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3.2 意识形态对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环境的培养
3.3 构建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顺利开展的人文环境需要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
4 公共政策与农村社会管理
4.1 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实行其领导的基本手段
4.2 公共政策在调整农村社会利益中执政党遵循的原则
4.3 公共政策指导、规范农村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功能发挥
4.4 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
5 政治参与与农村社会管理
5.1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需要政治参与的扩大
5.2 正确处理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5.3 农村社会组织对政治参与的作用
6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管理
6.1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培养
6.2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诉求的回应
6.2.1 政治沟通:农村社会的必然诉求
6.2.2 政治沟通:农村社会的现实诉求
6.2.3 政治沟通: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诉求
6.3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
7 农村社会管理政治学分析的意义
7.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7.2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7.3 增强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
7.4 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生活的需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利益多元格局中的和谐党群关系[J]. 张哲. 长白学刊. 2014(04)
[2]公众参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又一基石[J]. 冯桂林. 湖北社会科学. 2013(01)
[3]论十六大以来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方针原则[J]. 马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J]. 任泽.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5]论我国农村意识形态宣传中的公共沟通问题[J]. 郭学旺,贾绘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6]风险社会人的生存危机与化解[J]. 冯志宏. 学术交流. 2011(11)
[7]构建农村社会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 刘晓静,吴梅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8]政治沟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纲[J]. 向加吾.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9]中国当今社会矛盾的特点与解决途径[J]. 邓伟志. 探索与争鸣. 2010(01)
[10]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综述[J]. 王勇. 云南社会科学. 2007(05)
硕士论文
[1]公共服务建设的政治学分析[D]. 刘顺昌.山东大学 2009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D]. 鲁俊华.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政治学视野中的弱势群体研究[D]. 蔡小平.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5340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2 农村社会管理与政治学的相关理论
2.1 农村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社会秩序与社会利益
2.1.2 社会公正与社会组织
2.1.3 社会稳定与社会结构
2.1.4 社会诉求与社会矛盾
2.2 政治学相关原理简介
2.2.1 意识形态原理
2.2.2 公共政策原理
2.2.3 政治参与原理
2.2.4 政治沟通原理
3 意识形态与农村社会管理
3.1 意识形态与宽容、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3.2 意识形态对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环境的培养
3.3 构建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顺利开展的人文环境需要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
4 公共政策与农村社会管理
4.1 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实行其领导的基本手段
4.2 公共政策在调整农村社会利益中执政党遵循的原则
4.3 公共政策指导、规范农村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功能发挥
4.4 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
5 政治参与与农村社会管理
5.1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需要政治参与的扩大
5.2 正确处理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5.3 农村社会组织对政治参与的作用
6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管理
6.1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培养
6.2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诉求的回应
6.2.1 政治沟通:农村社会的必然诉求
6.2.2 政治沟通:农村社会的现实诉求
6.2.3 政治沟通: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诉求
6.3 政治沟通与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
7 农村社会管理政治学分析的意义
7.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7.2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7.3 增强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
7.4 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生活的需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利益多元格局中的和谐党群关系[J]. 张哲. 长白学刊. 2014(04)
[2]公众参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又一基石[J]. 冯桂林. 湖北社会科学. 2013(01)
[3]论十六大以来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方针原则[J]. 马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J]. 任泽.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5]论我国农村意识形态宣传中的公共沟通问题[J]. 郭学旺,贾绘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6]风险社会人的生存危机与化解[J]. 冯志宏. 学术交流. 2011(11)
[7]构建农村社会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 刘晓静,吴梅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8]政治沟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纲[J]. 向加吾.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9]中国当今社会矛盾的特点与解决途径[J]. 邓伟志. 探索与争鸣. 2010(01)
[10]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综述[J]. 王勇. 云南社会科学. 2007(05)
硕士论文
[1]公共服务建设的政治学分析[D]. 刘顺昌.山东大学 2009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D]. 鲁俊华.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政治学视野中的弱势群体研究[D]. 蔡小平.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5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1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