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22:39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处于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是农村社区各项事业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过去农村基层政权那种催种收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和建设。只有通过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和建设,切实建立起与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才能把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领导落实到实处,才能通过加强管理、协调和服务,把分散的小生产引导和组织到市场需要和国家需要的轨道上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已迈入了一个新台阶,有关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仅包括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还包括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严格说来不是国家结构形式的内在要素,但又通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交互作用中对国家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重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于夯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推进改革和发展、巩固...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4、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5、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结构
第一章 农村基层政权的内涵界定和作用
1.1 农村基层政权的概念及其职能
1.2 农村基层政权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概要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情况
2.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乡村关系不协调,“两委”关系不协调
3.2 乡镇人大的地位未得到普遍认识
3.3 乡镇干部思想性、组织性观念淡化
3.4 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差
3.5 基层领导工作上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第四章 加强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4.1 坚持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4.3 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
4.4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累积创新中提升人大监督实效[J]. 朱恒顺. 人大研究. 2010(10)
[2]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思考——以浙东农村为例[J]. 张滨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03)
[3]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学习型农民的培育[J]. 王其辉,程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现状及原因探析[J]. 王永明,李丽. 学术交流. 2010(01)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管理框架初探[J]. 周联兵. 山东经济. 2007(02)
[6]国内外农村组织再造研究探析[J]. 罗永泰,杨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7]西部农村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J]. 李葳,华如兴,周建明. 特区经济. 2006(09)
[8]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原型与核心命题——从“社会基础”概念的角度[J]. 王立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08)
[9]以组织部门的视点透视乡村治理[J]. 中冈玛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J]. 孔祥智,郭艳芹.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1)
硕士论文
[1]乡镇基层政权的历史沿革与建设的方向性选择[D]. 袁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2]我国乡镇政权当前的困境及走向研究[D]. 丁祥艳.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37030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4、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5、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结构
第一章 农村基层政权的内涵界定和作用
1.1 农村基层政权的概念及其职能
1.2 农村基层政权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概要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情况
2.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乡村关系不协调,“两委”关系不协调
3.2 乡镇人大的地位未得到普遍认识
3.3 乡镇干部思想性、组织性观念淡化
3.4 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差
3.5 基层领导工作上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第四章 加强山东省枣庄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4.1 坚持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4.3 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
4.4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累积创新中提升人大监督实效[J]. 朱恒顺. 人大研究. 2010(10)
[2]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思考——以浙东农村为例[J]. 张滨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03)
[3]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学习型农民的培育[J]. 王其辉,程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现状及原因探析[J]. 王永明,李丽. 学术交流. 2010(01)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管理框架初探[J]. 周联兵. 山东经济. 2007(02)
[6]国内外农村组织再造研究探析[J]. 罗永泰,杨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7]西部农村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J]. 李葳,华如兴,周建明. 特区经济. 2006(09)
[8]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原型与核心命题——从“社会基础”概念的角度[J]. 王立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08)
[9]以组织部门的视点透视乡村治理[J]. 中冈玛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J]. 孔祥智,郭艳芹.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1)
硕士论文
[1]乡镇基层政权的历史沿革与建设的方向性选择[D]. 袁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2]我国乡镇政权当前的困境及走向研究[D]. 丁祥艳.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3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3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