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5 11:10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这一特殊群体目前仍然处在社会的边缘。存在严重的虚城市化问题,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找出我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答案;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内有关农民工问题研究不少,但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不多,为此本文选取了吉林省九个地市(州)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考察。用角色概念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现有资料显示,角色视角所能发挥的重要提示是:社会身份完整、角色期待明确、互动环境良好,以及新旧角色间的转换通道顺畅等,都是顺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或条件;根据调查显示:老一代农民工的就业观、价值观和对社会道德观的认识与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天壤之别,不过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青年之间具有很大的共性。同时,相比城市青年他们在文化程度、就业条件和经济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本文针对这些市民化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争取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如何把握上,和外部客观世界对其角色转换的影响上等几个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议,从而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历史进程。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和具体实施路径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问题概述
(一)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概念界定
(二)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换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对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实际考察
(一) 考察研究设计及样本选择
(二)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现状
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
(一) 住房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二) 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难
(三)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医压力很大
(四) 心理认同方面存在障碍
(五) 婚姻方面难以走入“围城”
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的对策
(一)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破解农民工就业的城乡壁垒
(二) 落实和完善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三)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等相关问题
(四) 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
七、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 魏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2]社会政策支持与农民工市民化[J]. 钱正武. 理论与改革. 2005(06)
[3]论农民工市民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 何晓红. 甘肃理论学刊. 2005(05)
[4]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 郑月琴. 经济与管理. 2005(09)
[5]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J]. 胡平. 农村经济. 2005(05)
[6]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J]. 程亮,郭剑雄. 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01)
[7]科学认识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J]. 王满四,熊巍俊. 农业经济. 2005(02)
[8]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 朱信凯. 中国软科学. 2005(01)
[9]从城乡一体化看农民工市民化[J]. 安中轩. 天府新论. 2004(S1)
[10]当代中国农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二) 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 刘传江.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11)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D]. 吕柯.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本文编号:3362005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和具体实施路径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问题概述
(一)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概念界定
(二)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换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对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实际考察
(一) 考察研究设计及样本选择
(二)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现状
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
(一) 住房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二) 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难
(三)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医压力很大
(四) 心理认同方面存在障碍
(五) 婚姻方面难以走入“围城”
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换的对策
(一)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破解农民工就业的城乡壁垒
(二) 落实和完善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三)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等相关问题
(四) 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
七、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 魏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2]社会政策支持与农民工市民化[J]. 钱正武. 理论与改革. 2005(06)
[3]论农民工市民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 何晓红. 甘肃理论学刊. 2005(05)
[4]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 郑月琴. 经济与管理. 2005(09)
[5]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J]. 胡平. 农村经济. 2005(05)
[6]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J]. 程亮,郭剑雄. 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01)
[7]科学认识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J]. 王满四,熊巍俊. 农业经济. 2005(02)
[8]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 朱信凯. 中国软科学. 2005(01)
[9]从城乡一体化看农民工市民化[J]. 安中轩. 天府新论. 2004(S1)
[10]当代中国农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二) 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 刘传江.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11)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D]. 吕柯.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本文编号:336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6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