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00:12
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特别是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就目前来说,农村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作为社会发展的“短板”,农村建设与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建设者。为此,大学生“村官”应运而生。大学生“村官”的形成与发展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诉求。但是,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也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在看到他们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在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来探求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的路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大学生“村官”的形成,包括大学生“村官”的形成背景和...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内容及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村官”的形成
(一)大学生“村官”的产生背景
(二)大学生“村官”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二、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与角色定位
(一)大学生“村官”的概念解读
(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三、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优化路径
(一)注重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强化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实践锻炼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制度保障
(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现代管理水平
(五)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科学评价体系
(六)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问题研究[J]. 韦文联,卫胜,程业炳. 江淮论坛. 2013(06)
[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 习近平. 求是. 2013(01)
[3]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性探讨[J]. 李斗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9)
[4]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体制性障碍[J]. 王久高. 理论探讨. 2011(03)
[5]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J]. 付春生. 学术论坛. 2010(10)
[6]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 邓艳葵. 思想教育研究. 2010(07)
[7]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刘国中,赵永贤,庄同保,苗成斌,高颜,胡宏,程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8]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灌云县的调查[J]. 马德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9]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J]. 刘云山. 党建. 2009(11)
[10]试析大学生“村官”计划——以苏北灌南县为例[J]. 查佐明,马德峰,张凌晨,沈新良. 思想教育研究. 2009(10)
本文编号:340276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内容及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村官”的形成
(一)大学生“村官”的产生背景
(二)大学生“村官”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二、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与角色定位
(一)大学生“村官”的概念解读
(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三、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优化路径
(一)注重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强化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实践锻炼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制度保障
(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现代管理水平
(五)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科学评价体系
(六)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问题研究[J]. 韦文联,卫胜,程业炳. 江淮论坛. 2013(06)
[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 习近平. 求是. 2013(01)
[3]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性探讨[J]. 李斗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9)
[4]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体制性障碍[J]. 王久高. 理论探讨. 2011(03)
[5]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J]. 付春生. 学术论坛. 2010(10)
[6]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 邓艳葵. 思想教育研究. 2010(07)
[7]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刘国中,赵永贤,庄同保,苗成斌,高颜,胡宏,程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8]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灌云县的调查[J]. 马德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9]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J]. 刘云山. 党建. 2009(11)
[10]试析大学生“村官”计划——以苏北灌南县为例[J]. 查佐明,马德峰,张凌晨,沈新良. 思想教育研究. 2009(10)
本文编号:3402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0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