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居住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基于来沪皖籍农民工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9-30 22:53
基于来沪皖籍农民工已经产生内部分化的事实,尝试对不同层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分别进行探讨,以区别于以往将农民工看成一个整体的研究。参照住房阶级理论,将在沪皖籍农民工分为城中村农民工、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自购房农民工三种居住类型,根据相关理论分别探讨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城中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特点为双重边缘化。一方面,在城市中,他们与市民间有相当大的社会距离,二者间呈现油与水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家乡的联系也越来越疏远。因而,他们是城市与农村的双重边缘人。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特点为半城市化。他们具有一定的城市融入度,表现为与市民间社会距离有所减小。然而,由于在沪事业发展不稳,且存在户籍,社保等制度障碍,因而,他们自我感觉难以完全融入城市,所以综合认为他们是半城市化的人。自购房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特点为准市民化。他们在沪有一定事业基础,与市民间的社会距离最小,是购有自住房、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一群人,只要拥有城市户口和相关市民待遇,他们即可成为市民。在对三类群体的城市融入分别探讨后,结合农民与市民的特点,笔者提出“城市融入连续谱”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阐述。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理论思考
1.2.2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经验研究
1.3 简评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视角
2.2 概念界定
2.3 城市融入的考察方法
2.4 创新点
第3章 城中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3.1 X小区:一个城中村
3.2 X社区农民工的生活体验
3.2.1 工作:"我们就是来打工的"
3.2.2 社会支持网:以家族乡邻为主
3.2.3 对上海人的评价和感知
3.2.4 语言与居住
3.2.5 自我认定与未来憧憬
3.3 双重边缘化:城中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3.3.1 社会距离角度
3.3.2 社区建设角度
3.3.3 住房阶级理论角度
第4章 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4.1 居民小区:彰显市民身份的符号
4.1.1 物质环境
4.1.2 人文环境
4.1.3 两类社区的本质差异:城与乡的二元
4.2 被动与主动:社区影响与农民工自我适应
4.2.1 两社区农民工概况
4.2.2 社区对农民工的形塑力
4.2.3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感受
4.3 半城市化: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4.3.1 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融入特点:半城市化
4.3.2 融入差异获致因素
4.3.3 社会距离的分析
第5章 自购房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5.1 自购房农民工的发家之路
5.2 自购房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5.2.1 经济层面: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5.2.2 社会层面:广泛的社会交际圈
5.2.3 心理层面:朦胧的新上海人意识
5.3 准市民化:作为“新上海人”的自购房农民工
5.3.1 自购房农民工城市融入特点:准市民化
5.3.2 社会距离之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三种居住类型农民工城市融入比较
6.2 理论思考:城市融入的连续谱
6.2.1 从农民到市民:农民的市民化历程
6.2.2 双重边缘化、半城市化与准市民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卷内备考表
本文编号:3416785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理论思考
1.2.2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经验研究
1.3 简评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视角
2.2 概念界定
2.3 城市融入的考察方法
2.4 创新点
第3章 城中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3.1 X小区:一个城中村
3.2 X社区农民工的生活体验
3.2.1 工作:"我们就是来打工的"
3.2.2 社会支持网:以家族乡邻为主
3.2.3 对上海人的评价和感知
3.2.4 语言与居住
3.2.5 自我认定与未来憧憬
3.3 双重边缘化:城中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3.3.1 社会距离角度
3.3.2 社区建设角度
3.3.3 住房阶级理论角度
第4章 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4.1 居民小区:彰显市民身份的符号
4.1.1 物质环境
4.1.2 人文环境
4.1.3 两类社区的本质差异:城与乡的二元
4.2 被动与主动:社区影响与农民工自我适应
4.2.1 两社区农民工概况
4.2.2 社区对农民工的形塑力
4.2.3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感受
4.3 半城市化: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4.3.1 租借居民小区农民工的融入特点:半城市化
4.3.2 融入差异获致因素
4.3.3 社会距离的分析
第5章 自购房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5.1 自购房农民工的发家之路
5.2 自购房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5.2.1 经济层面: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5.2.2 社会层面:广泛的社会交际圈
5.2.3 心理层面:朦胧的新上海人意识
5.3 准市民化:作为“新上海人”的自购房农民工
5.3.1 自购房农民工城市融入特点:准市民化
5.3.2 社会距离之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三种居住类型农民工城市融入比较
6.2 理论思考:城市融入的连续谱
6.2.1 从农民到市民:农民的市民化历程
6.2.2 双重边缘化、半城市化与准市民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卷内备考表
本文编号:3416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1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