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7 12:32
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提升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围绕凌源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升农民素质这一战略目标和任务,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理论研讨等形式,对凌源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开展调查。从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受教育程度差异、对教育的认识等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展开调查和分析;从农业生产技能、非农技能、技能培训意愿、技能需求等方面对农民的科技素质展开调查和分析;从农产品种植、土地经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对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展开调查分析;从婚姻观、赡养观等方面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展开调查分析:从健康意识等方面对农民的健康素质展开调查分析;从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农民的法律素质展开调查分析。在情况调查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组整理,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加以说明问题。从自然条件原因、素质教育原因、农民不自身原因等方面,分析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分析农民素质...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
1.2.2 国内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农民素质的内涵
2.1 新型农民
2.2 农民素质的内涵
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
第三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
3.1 农村劳动力资源
3.1.1 概况
3.1.2 区域分布
3.2 农村住户
3.2.1 农民收入
3.2.2 农户支出
3.2.3 购买商品
3.2.4 售出产品
3.3 农民素质现状
3.3.1 文化素质
3.3.2 科技素质
3.3.3 经营管理素质
3.3.4 思想道德素质
3.3.5 健康素质
3.3.6 法律素质
第四章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及影响
4.1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
4.1.1 自然条件
4.1.2 素质教育
4.1.3 农民自身
4.2 农民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4.2.1 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4.2.2 影响农民收入提高
4.2.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4.2.4 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
第五章 提升农民素质的对策
5.1 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5.1.1 农村基础教育
5.1.2 成人职业教育
5.1.3 教育资源整合
5.2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5.2.1 科普宣传
5.2.2 科普网络
5.2.3 科普惠农
5.2.4 科普活动
5.3 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
5.4 注重引导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5.5 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健康素质
5.5.1 健康教育
5.5.2 卫生服务体系
5.5.3 文体活动
5.6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5.6.1 法制宣传
5.6.2 法律意识
5.6.3 基层民主
第六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提升规划
6.1 总体目标
6.2 主要任务
6.3 推进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农民科技素质的因素分析——基于540份河北省农村家庭调查问卷的研究[J]. 张辰利,王建.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2)
[2]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内涵与构成要素[J]. 饶开宇. 农村经济. 2008(08)
[3]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陈华宁,姜楠. 中国软科学. 2008(02)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素质提升工作的思考[J]. 陈凯峰,高愈萍. 农业与技术. 2007(06)
[5]新型农民及其科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侯新生. 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
[6]关于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 毕艳芳. 清江论坛. 2007(02)
[7]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黄立华. 长春大学学报. 2007(01)
[8]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 汪广荣. 改革与战略. 2007(01)
[9]杭州市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 朱明芬. 调研世界. 2006(12)
[10]新农村建设中适度推进公共生产的探讨[J]. 罗光强. 调研世界. 2006(12)
本文编号:3422051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
1.2.2 国内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农民素质的内涵
2.1 新型农民
2.2 农民素质的内涵
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
第三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
3.1 农村劳动力资源
3.1.1 概况
3.1.2 区域分布
3.2 农村住户
3.2.1 农民收入
3.2.2 农户支出
3.2.3 购买商品
3.2.4 售出产品
3.3 农民素质现状
3.3.1 文化素质
3.3.2 科技素质
3.3.3 经营管理素质
3.3.4 思想道德素质
3.3.5 健康素质
3.3.6 法律素质
第四章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及影响
4.1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
4.1.1 自然条件
4.1.2 素质教育
4.1.3 农民自身
4.2 农民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4.2.1 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4.2.2 影响农民收入提高
4.2.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4.2.4 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
第五章 提升农民素质的对策
5.1 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5.1.1 农村基础教育
5.1.2 成人职业教育
5.1.3 教育资源整合
5.2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5.2.1 科普宣传
5.2.2 科普网络
5.2.3 科普惠农
5.2.4 科普活动
5.3 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
5.4 注重引导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5.5 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健康素质
5.5.1 健康教育
5.5.2 卫生服务体系
5.5.3 文体活动
5.6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5.6.1 法制宣传
5.6.2 法律意识
5.6.3 基层民主
第六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提升规划
6.1 总体目标
6.2 主要任务
6.3 推进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农民科技素质的因素分析——基于540份河北省农村家庭调查问卷的研究[J]. 张辰利,王建.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2)
[2]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内涵与构成要素[J]. 饶开宇. 农村经济. 2008(08)
[3]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陈华宁,姜楠. 中国软科学. 2008(02)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素质提升工作的思考[J]. 陈凯峰,高愈萍. 农业与技术. 2007(06)
[5]新型农民及其科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侯新生. 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
[6]关于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 毕艳芳. 清江论坛. 2007(02)
[7]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黄立华. 长春大学学报. 2007(01)
[8]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 汪广荣. 改革与战略. 2007(01)
[9]杭州市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 朱明芬. 调研世界. 2006(12)
[10]新农村建设中适度推进公共生产的探讨[J]. 罗光强. 调研世界. 2006(12)
本文编号:3422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2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