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公民身份视角下S省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社会权利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10:22
农民与公民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有天壤之别。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国一直在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2014年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的小康,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保障的发展,社会地位的提高,是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期待。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民争取社会权利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多个方面都能得到质的提升和量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权利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我们的社会权利里面有国家浓浓的主人情结,像是在赐予权力,公民社会权利的色彩依旧淡薄。我们的政治里,公民身份的理念没有得到深入体现和挖掘。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为争取和发展社会权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认识到自身的权力,是我们争取权利的第一步。以公民身份为指导,补足社会权利的短板,为农民撑起保护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农村社区建设开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契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S省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和试点,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倾注了巨大精力。本文以S省为例,以农村社区建设为背景,利用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民社会权利保护的现状,并根据相应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论文除绪...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性别比例
图 2-1 样本性别比例位不足。农村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支柱,将农民的农业状况以及农民的身份。将原来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补偿,虽然让他们激动但更多的是茫然。从图 2-2 可以人员超过 50%,这是惊人的比例,也是巨大的压力。新多的劳动力,给政府巨大压力。
图 2-3 样本社会保险参与情况统计虽然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也有局部的贫困地区。虽然 S 省贫计划,但是对于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仍有很长的路走。即使新建的农村社区,对教育、医疗的整体满意度于教育村民期待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希望自己的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对于医疗,新农合普及后,农民朋友期待更力度的医疗保障,并对医疗条件提出更多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纪楠楠. 特区经济. 2014(01)
[2]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管理问题研究[J]. 韩景旺,康绍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02)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鹤壁市中鹤新城为个案[J]. 孟晓乐.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23)
[4]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孙健. 惠州学院学报. 2013(05)
[5]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J]. 康维波,宋明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6]经验、反思与对策: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跟踪研究[J]. 陈俊梁,马晓霞,陈瑜. 华东经济管理. 2013(09)
[7]试论公民社会权利的制度保障[J]. 徐丽红. 兰州学刊. 2013(06)
[8]公民的社会权利视野下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 杨成兵.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9]促失地农民就业,建和谐农村社区——对张家港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点看法[J]. 周杏芬.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1(04)
[10]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切入点——对河南、山东、湖北等新型农村社区改革试点的调研[J]. 王惠平.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10)
博士论文
[1]青岛市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 侯晓露.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D]. 单哲.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0712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性别比例
图 2-1 样本性别比例位不足。农村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支柱,将农民的农业状况以及农民的身份。将原来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补偿,虽然让他们激动但更多的是茫然。从图 2-2 可以人员超过 50%,这是惊人的比例,也是巨大的压力。新多的劳动力,给政府巨大压力。
图 2-3 样本社会保险参与情况统计虽然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也有局部的贫困地区。虽然 S 省贫计划,但是对于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仍有很长的路走。即使新建的农村社区,对教育、医疗的整体满意度于教育村民期待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希望自己的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对于医疗,新农合普及后,农民朋友期待更力度的医疗保障,并对医疗条件提出更多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纪楠楠. 特区经济. 2014(01)
[2]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管理问题研究[J]. 韩景旺,康绍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02)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鹤壁市中鹤新城为个案[J]. 孟晓乐.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23)
[4]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孙健. 惠州学院学报. 2013(05)
[5]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J]. 康维波,宋明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6]经验、反思与对策: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跟踪研究[J]. 陈俊梁,马晓霞,陈瑜. 华东经济管理. 2013(09)
[7]试论公民社会权利的制度保障[J]. 徐丽红. 兰州学刊. 2013(06)
[8]公民的社会权利视野下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 杨成兵.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9]促失地农民就业,建和谐农村社区——对张家港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点看法[J]. 周杏芬.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1(04)
[10]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切入点——对河南、山东、湖北等新型农村社区改革试点的调研[J]. 王惠平.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10)
博士论文
[1]青岛市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 侯晓露.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D]. 单哲.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07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0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