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15:06
农村直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农村直选指的是村委会换届选举,直选制度从产生到如今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农村选举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作为一种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生事物,村民直选是我国基层农村选举制度上的重大进步,但学界对其领域的理论研究仍然相对薄弱。研究农村直选的问题有哪些,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完善农村直选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在这一部分对农村直选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结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等地方做一个整体性的概述;第二章界定农村直选的概念,对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我国农村直选的基本原则和其特征进行表述,最后指出完善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的意义。第三部分阐述的是我国农村直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乡镇政府的干涉、宗族势力对选举的干扰以及贿选问题和选民的选举冷漠问题上进行说明。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列举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1.1 本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农村直接选举制度概述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直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1 农村直选制度的初创阶段
2.1.2 农村直选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阶段
2.1.3 农村直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阶段
2.2 农村直选的基本原则及其特征
2.2.1 村民选举的基本原则
2.2.2 农村直选的基本特征
2.3 完善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的意义
2.3.1 直接选举为基层民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3.2 直接选举能够大力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2.3.3 直接选举对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第3章 我国农村直选的运行现状
3.1 我国农村直选的具体做法与成就
3.1.1 我国农村直选具体做法
3.1.2 我国农村直选的成就
3.2 我国农村直选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2.1 现行农村直选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3.2.2 乡镇政府对直接选举的操控
3.2.3 宗派势力对选举的干扰
3.2.4 直接选举中的贿选问题
3.2.5 高参选率背后的选举冷漠
第4章 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的主要对策
4.1 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直接选举工作的领导
4.2 完善农村直选法法律体系,保障选举规范进行
4.2.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2.2 制定全国统一的规章制度,规范农村直接选举程序
4.3 明确乡镇政府在农村直选中的角色定位
4.3.1 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职责,实现“乡政”与“村治”的有效衔接
4.3.2 建章立制,制止乡镇政府对直选违规、违法干预
4.3.3 强化乡镇政府法制观念,改进基层工作方法
4.4 防范和制止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
4.5 消除选举冷漠及宗派势力对直接选举的影响
4.5.1 发展农村经济
4.5.2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5.3 加强村民民主教育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新一轮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之困[J]. 段小力. 理论与改革. 2009(03)
[2]农村选举中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研究[J]. 刘丽.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3]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J]. 范雪梅,张俊武. 理论学刊. 2006(07)
[4]半熟人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民主选举的效果分析[J]. 林坚,杨云.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8)
[5]村民自治的深化——程序化的民主选举[J]. 徐勇,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6]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J]. 蔡定剑. 战略与管理. 2003(02)
[7]浅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其运用[J]. 曾政武. 邵阳学院学报. 2002(S2)
[8]2001年农村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陈俊峰,许昀,邓世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基层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角色——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综合分析[J]. 肖唐镖,唐晓腾.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06)
[10]乡村选举:利益结构和习惯演进——岳村与南村的比较[J]. 于建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对策[D]. 徐春杰.西北大学 2010
[2]论村民自治的实践成效和完善对策[D]. 田高.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7581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1.1 本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农村直接选举制度概述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直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1 农村直选制度的初创阶段
2.1.2 农村直选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阶段
2.1.3 农村直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阶段
2.2 农村直选的基本原则及其特征
2.2.1 村民选举的基本原则
2.2.2 农村直选的基本特征
2.3 完善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的意义
2.3.1 直接选举为基层民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3.2 直接选举能够大力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2.3.3 直接选举对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第3章 我国农村直选的运行现状
3.1 我国农村直选的具体做法与成就
3.1.1 我国农村直选具体做法
3.1.2 我国农村直选的成就
3.2 我国农村直选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2.1 现行农村直选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3.2.2 乡镇政府对直接选举的操控
3.2.3 宗派势力对选举的干扰
3.2.4 直接选举中的贿选问题
3.2.5 高参选率背后的选举冷漠
第4章 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直选制度的主要对策
4.1 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直接选举工作的领导
4.2 完善农村直选法法律体系,保障选举规范进行
4.2.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2.2 制定全国统一的规章制度,规范农村直接选举程序
4.3 明确乡镇政府在农村直选中的角色定位
4.3.1 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职责,实现“乡政”与“村治”的有效衔接
4.3.2 建章立制,制止乡镇政府对直选违规、违法干预
4.3.3 强化乡镇政府法制观念,改进基层工作方法
4.4 防范和制止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
4.5 消除选举冷漠及宗派势力对直接选举的影响
4.5.1 发展农村经济
4.5.2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5.3 加强村民民主教育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新一轮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之困[J]. 段小力. 理论与改革. 2009(03)
[2]农村选举中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研究[J]. 刘丽.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3]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J]. 范雪梅,张俊武. 理论学刊. 2006(07)
[4]半熟人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民主选举的效果分析[J]. 林坚,杨云.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8)
[5]村民自治的深化——程序化的民主选举[J]. 徐勇,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6]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J]. 蔡定剑. 战略与管理. 2003(02)
[7]浅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其运用[J]. 曾政武. 邵阳学院学报. 2002(S2)
[8]2001年农村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陈俊峰,许昀,邓世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基层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角色——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综合分析[J]. 肖唐镖,唐晓腾.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06)
[10]乡村选举:利益结构和习惯演进——岳村与南村的比较[J]. 于建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对策[D]. 徐春杰.西北大学 2010
[2]论村民自治的实践成效和完善对策[D]. 田高.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7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0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