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枫桥街道“政经分离”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17:25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苏州枫桥街道率先进行了基层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分开的改革探索,开辟出一条“政经分开”的创新之路。在改革的实践中,枫桥街道管理层的基本共识是:政府在经济上的职能与社会管理的职能应当分开,居民自治组织不应当再履行经济管理职能。将基层群众组织的经济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分开,能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支出职能剥离开来,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赋予有名有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福利事业等各项社会职能划拨基层自治组织,使基层自治组织回归本位,建立基层政权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一体两翼的新型农村治理结构。本文旨在从新型城镇化与“政经分开”相结合的角度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以“富民和谐”为核心阐述“政经分开”制度,此外结合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的相关研究为背景,来研究“政经分开”工作实践探索脉络。“政经分开”各项制度从空白慢慢走向健全与完善,但...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苏州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背景与做法
(一)枫桥街道简介
(二)“政经分开”的含义
(三)枫桥“政经分开”的社会背景
1、农村居住格局彻底改变
2、“政经合一”无法适应发展需要
3、城市化后的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基础
(四)枫桥街道“政经分开”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实施过程
(一)政经分离的启动
(二)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推进历程
1、探索政经分离,开展城市化规划阶段(2004 年-2006 年)
2、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城市化建设阶段(2007 年-2009 年)
3、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城市化发展阶段(2010 年-2014 年)
(三)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做法
1、合理分流村级人员,解决“人往哪里去”
2、推进专业化管理服务,解决“事由谁来管”
3、理顺公共服务承担主体,解决“钱从哪里来”
4、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采取的保障措施
(四)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初步成效
1、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权益,拓宽了增收渠道
2、促进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提升了竞争能力
3、理顺了公共服务承担主体,提高了分配水平
4、助推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了社会和谐
5、利于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治理结构
6、以人为本,造福一方
三、“政经分离”推动了枫桥街道社会治理的创新
(一)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了“一个分开”:
(二)社会角色实现“二个转变”:
(三)社会形态走过“三个阶段”:
1、城市化规划期(2004 年-2006 年)
2、城市化建设期(2007 年-2009 年)
3、城市化管理期(2010 年-2014 年)
(四)社会关系实现“四个理顺”:
1、理顺了街道与社区的关系
2、理顺了社区基层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
3、理顺了社区自治组织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4、理顺了社会公共服务承担主体
四、苏州枫桥街道“政经分离”中的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经济组织创新能力偏弱,集体资产增长遭遇瓶颈
(二)居民对收入的高期望与集体资产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
(三)财政补贴股民分红,缺乏法律支撑
(四)股份合作社经营过程税负过重,影响股红分配
五、推进枫桥街道“政经分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寻找集体经济组织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的运作
(三)地方政府应给予社区股份合作社更多的政策支持
(四)帮助农民认识经济风险与金融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城市治理中的政社互动现状、问题及对策[J]. 李智军,董焕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9)
[2]浅析社会共治新模式:“政社互动”[J]. 李盛梅,王雪梅.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5)
[3]我国新型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探析[J]. 吕永兴. 山西农经. 2015(04)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J]. 王飞. 新经济. 2015(Z2)
[5]城乡一体化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路径取向[J]. 周万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6)
[6]“政经分离”驱动农村基层治理[J]. 文辉. 支点. 2015(05)
[7]统筹谋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J]. 运宁. 改革与开放. 2015(04)
[8]以南海“政经分离”“四步阶梯”模式探索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改革[J]. 莫仁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3)
[9]珠三角农村“政经分离”破题基层治理[J]. 刘宏宇,王凯蕾. 党政视野. 2015 (01)
[10]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蒋凌霄. 商. 2015(01)
本文编号:3599228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苏州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背景与做法
(一)枫桥街道简介
(二)“政经分开”的含义
(三)枫桥“政经分开”的社会背景
1、农村居住格局彻底改变
2、“政经合一”无法适应发展需要
3、城市化后的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基础
(四)枫桥街道“政经分开”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实施过程
(一)政经分离的启动
(二)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推进历程
1、探索政经分离,开展城市化规划阶段(2004 年-2006 年)
2、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城市化建设阶段(2007 年-2009 年)
3、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城市化发展阶段(2010 年-2014 年)
(三)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做法
1、合理分流村级人员,解决“人往哪里去”
2、推进专业化管理服务,解决“事由谁来管”
3、理顺公共服务承担主体,解决“钱从哪里来”
4、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采取的保障措施
(四)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政经分离的初步成效
1、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权益,拓宽了增收渠道
2、促进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提升了竞争能力
3、理顺了公共服务承担主体,提高了分配水平
4、助推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了社会和谐
5、利于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治理结构
6、以人为本,造福一方
三、“政经分离”推动了枫桥街道社会治理的创新
(一)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了“一个分开”:
(二)社会角色实现“二个转变”:
(三)社会形态走过“三个阶段”:
1、城市化规划期(2004 年-2006 年)
2、城市化建设期(2007 年-2009 年)
3、城市化管理期(2010 年-2014 年)
(四)社会关系实现“四个理顺”:
1、理顺了街道与社区的关系
2、理顺了社区基层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
3、理顺了社区自治组织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4、理顺了社会公共服务承担主体
四、苏州枫桥街道“政经分离”中的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经济组织创新能力偏弱,集体资产增长遭遇瓶颈
(二)居民对收入的高期望与集体资产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
(三)财政补贴股民分红,缺乏法律支撑
(四)股份合作社经营过程税负过重,影响股红分配
五、推进枫桥街道“政经分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寻找集体经济组织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的运作
(三)地方政府应给予社区股份合作社更多的政策支持
(四)帮助农民认识经济风险与金融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城市治理中的政社互动现状、问题及对策[J]. 李智军,董焕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9)
[2]浅析社会共治新模式:“政社互动”[J]. 李盛梅,王雪梅.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5)
[3]我国新型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探析[J]. 吕永兴. 山西农经. 2015(04)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J]. 王飞. 新经济. 2015(Z2)
[5]城乡一体化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路径取向[J]. 周万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6)
[6]“政经分离”驱动农村基层治理[J]. 文辉. 支点. 2015(05)
[7]统筹谋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J]. 运宁. 改革与开放. 2015(04)
[8]以南海“政经分离”“四步阶梯”模式探索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改革[J]. 莫仁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3)
[9]珠三角农村“政经分离”破题基层治理[J]. 刘宏宇,王凯蕾. 党政视野. 2015 (01)
[10]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蒋凌霄. 商. 2015(01)
本文编号:3599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9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