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协商治理理论嵌入村民自治:困境、适用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2-07-04 21:02
  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协商治理是通过协商与对话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种治理方式。如何将协商治理理论适用于村民自治并破解当下村民自治之困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协商治理理论嵌入村民自治,其目的是化解行政化的村民自治与自主性的乡村协商治理间的"摩擦"。推进的路径在于精准定位乡村治理的价值、主体与权能边界,整合乡村协商治理进程中多元主体间的利益,科学创设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机制。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协商治理理论嵌入村民自治的“不适”
    (一)乡镇政府的“管控”与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
    (二)村民自治的“民主性”与村民的“政治参与度”
    (三)村民自治的“权威性”与村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乡村治理的逻辑转换:协商治理在村民自治中的有效适用
    (一)协商治理更能凸显村民自治的民主性
    (二)协商治理更能有效整合农村社会利益
    (三)协商治理更能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三、乡村协商治理的路径:协商治理与村民自治融合发展
    (一)乡村协商治理的三重定位:价值定位、主体确定、权能边界
    (二)乡村协商治理的关键:实现多元主体间的利益整合
    (三)乡村协商治理机制创设: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与村民自治:互嵌、诉求与融合[J]. 黄博.  求实. 2020(01)
[2]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推进乡村软治理的路径研究[J]. 付翠莲.  求实. 2019(04)
[3]责任缺失下的村民自治:基于不完全权力的解释[J]. 皇甫鑫.  党政研究. 2019(02)
[4]村民自治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提升[J]. 黄振华.  理论与改革. 2015(06)
[5]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村民自治体适度下沉[J].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李周,党国英.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07)
[6]中国的基层协商民主:案例研究[J]. 乔纳森·安戈,陈佩华,钟谦,王可园,毛建平.  国外理论动态. 2015(05)
[7]两级自治: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兼论农村基层民主实现的合理规模[J]. 朱敏杰,胡平江.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5)
[8]行政吸纳与村庄“政治”的塌陷——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困境与出路[J]. 蒋永甫.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9]村民自治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利益整合[J]. 于江,钟玉海.  理论导刊. 2009(06)



本文编号:3655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55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